客服电话:
400-888-0826

好货运客服微信

郴州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原文)

TIME:2022-06-14 15:28:07 HOT:0来源:郴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栏目分类 好货运广告 猜你喜欢

郴州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前言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实现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培育郴州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方式,是落实郴州市“十四五”期间打造“一极六区”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是建设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的重要支撑,有利于推动现代供应链、联动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重塑竞争力,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期限:2021-2025年


规划范围:郴州市行政区划范围,包括北湖区、苏仙区、资兴市、桂阳县、永兴县、宜章县、嘉禾县、临武县、汝城县、桂东县、安仁县等11个县市区,总面积1.94万平方公里。


第一章现实基础


一、发展现状


郴州市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竞争环境不断优化,产业规模稳定增长,“两型社会”有力推进,降本增效成效显著。2018年被列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1、物流业规模不断扩大


2015-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一是社会物流总额持续增长,2020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为8555.87亿元,占全省的6.9%,比2015年增长了2483亿元,物流业的规模持续扩大。二是全市物流相关行业总收入持续增长。2020年全市物流收入336.18亿元,是“十三五”末的4.7倍,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三是社会物流总费用逐年下降。2020年总费用382.97亿元,占GDP比重15.3%,比“十三五”末下降3.7个百分点。四是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全市第三方物流的比重显著增加,物流企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截止2020年底,全市共有注册登记物流企业1300多家,其中注册资金上亿元的4家、5000万元以上的21家;国家A级物流企业31家,其中5A级3家、4A级11家、3A级16家、2A级1家;有优秀质押监管企业3家,国家星级冷链物流企业3家,其中4星级2家、3星级1家;另有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1个、省级示范物流园区2个。


2、物流交通网络发达


目前,郴州市基本形成了以高速铁路、普速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国省干线公路为补充,大型站场为枢纽的物流综合运行体系。


公路。截至2020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8万公里,公路网密度达93公里1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率由“十二五”末的92%提高至94%。全市以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交通网络布局更趋优化,网络结构更趋合理。境内已建成有京港澳高速、武深高速、许广高速以及厦蓉高速、宜凤高速等5条高速,通车里程达575公里,基本形成了“三纵两横”的高速路网骨架。高速里程位居全省第5位,其中国家高速公路里程排名全省第1,各县(区)全部实现30分钟上高速目标,全市9个县市区县域内通高速。“十三五”全市新改建干线公路380公里。全市普通国道里程达826公里,其中二级及以上占比86.3%;普通省道里程1778公里,其中二级及以上占比31.7%。所有县市区与中心城区、相邻县市区之间实现至少有一条二级公路连接,基本实现二级以上干线公路覆盖全市重点乡镇、主要产业园区、高铁站和重要港口码头等重要经济节点。


铁路。我市境内国家铁路4条共309.2公里,其中京广线164公里、京广客运专线90公里、郴三线37.4公里、衡茶吉铁路17.8公里;地方铁路有隶属广东省地方铁路总公司的坪木铁路104公里,白杨铁路13.8公里。境内现状干线铁路有京广客运专线、京广铁路、衡茶吉铁路3条,货运专线主要有郴三铁路、坪木铁路、白杨铁路等。其中,湘南国际物流园的铁路专用线、铁路货运站、制造业仓储等设施均已建成投用,多式联运体系运行良好;郴州高新区物流园公路服务中心已完成一期建设,初步具备公路运输服务功能。


水运。内河航道总里程663公里,其中七级以上航道占比52.6%。


航空。位于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塔水村的民用机场(北湖机场),机场南面距离郴州大道约750米,与郴州西站距离12公里,与厦蓉高速公路相距7公里。按4C级标准建设,远期预留建设4E级机场条件。


交通枢纽。交通网主骨架成型、微循环成网,基本建成郴资桂和郴永宜“大十字”城镇群区域半小时交通经济圈和融入长株潭1小时经济圈,与省内其他城市以及到广州的“2小时交通圈”,正逐步由交通节点城市转向交通枢纽城市。


3、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物流园区。物流设施建设加速,物流园区不断壮大,形成以湘南国际物流园为核心,以铁海联运、公海联运等平台建设为重点,以城乡物流为补充的覆盖市域的物流基础平台。其中湘南国际物流园是我市物流发展的第一平台,布局有口岸经济、有色金属经济、第三方物流、商贸物流等四大板块。快递物流产业中心-期建设完成,26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中国邮政、中通、韵达、申通、安能物流等一批重大快递物流企业入驻运用。


口岸平台。综合保税区、铁路口岸作业区、公路口岸作业区、国际快件中心、跨境电商、进口肉类查验场等功能平台不断健全。长沙海关2017年7月批准郴州国际快件中心兼容开展跨境电商直购业务。郴州出口加工区郴州综合保税区,2017年12月7日通过验收,2018年8月21日正式封关运行。目前,综保区建设稳步快速推进,相关业务高效有序开展,为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积极的作用。郴州铁路口岸查验区(围网内)于2013年底建成并通过验收,目前同时具备公路口岸、国际快件和跨境电商直购清关功能。郴州北湖肉类指定监管场地,2017年2月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质检食函[2017]59号)文件批准建设,年进口肉类规模为13.7万吨。2020年,郴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成功获批。截止2020年末,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38.50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3位。


4、降本增效不断推进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7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1号)、《湖南省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7-2020年)》(湘政办发[2017]37号)等国省文件精神,推动政策落实落地。支持、推广甩挂运输、集装箱运输、托盘化单元装载和智能化管理技术,其中湖南兴义物流有限公司获交通部批准开展甩挂运输建设试点工程;郴州槐树下交通综合物流中心暨铁海联运等现代物流项目顺利推进。全市物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运行效率有效提高,储运损耗显著降低。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郴州智慧物流公共服务平台、郴州货运信息网、郴州物流酷马信息平台、郴州物流网等多个物流信息平台陆续建成。目前,正积极探索建设安全高效、功能完善、覆盖广泛的区域性综合物流信息平台。


5、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根据国省相关要求和我市物流业发展实际,出台《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郴政发[2014]4号)、《关于印发郴州市本级城市邮快件配送车辆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郴政办函[2018]127号)、《关于印发郴州市促进道路货运行业健康稳定发展专项行动(2017-2020)实施方案的通知》(郴交发[2018]06号)、《郴州市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若干意见》(郴政办发[2018]1号)、《郴州市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贸易便利化措施》(郴政办发[2019]15号)、《关于印发郴州市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郴政办发[2020]36号)等系列文件。切实抓好政策贯彻落实,持续强化产业发展保障措施。如通过支持物流企业A级评选奖励等措施,有效推动了我市物流企业标准化建设和质量提升。


二、主要问题


尽管郴州市物流业在“十三五”时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其在发展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交通多式联运不畅,立体物流网络尚未形成


郴州作为湘南地区的交通枢纽,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之间结合不够,面临各自为政的局面,未形成运输交通枢纽中心,使得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之间、公路运输与航空运输之间、铁路运输与水路运输之间货物的流通不畅,货物在仓储、运输、配送等各环节中存在重复装卸、迂回运输等不合理的情况。特别是高速公路连线问题严重,上下高速公路出入口与各地方连线的道路较窄,未形成网络干线,急需提升高速入口干线的道路。同时郴州市域版图呈狭长形,县域交通的劣势十分明显,城区对县域的物流带动及集聚效益不明显。我市因受国铁干线布局的制约,地方铁路只有苏仙、北湖、永兴、宜章、资兴等临近京广线和郴三线的县市区才有,东西走向铁路专用线发展欠缺。同时,我市货运战场建设滞后,特别是与集装箱、快速货运等新型运输形式配套的站场、仓库、堆场等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公铁水物流运输体系中,水运最便宜,铁路次之,公路运输成本最高。我市是内陆城市,水运为内湖,不能通江达海,货运区域和体量较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物流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市域信息联动尚未形成


郴州市物流业仍处于自然发展阶段。传统业务占比大,新兴业务占比小。龙头企业少,大部分物流企业被动从事单一功能的运输和仓储,缺乏能提供物流策划、组织以及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不足,物流先进技术装备的应用水平和规模偏低,物流企业缺乏现代组织技术和管理思想的指导,难以适应现代物流供应链在智能运输、智慧仓储、信息作业等方面一体化的需求。现有网络电话方式较原始单一,缺乏支撑物流园综合发展的项目、大型货物集散中心。货运车辆集散中心、后勤保障服务等,现代物流信息平台未能真正形成。此外,产业联动融合不足。物流业与制造业、农业、金融业等联动融合不够,产业联动的供应链服务水平不高,物流速度慢、渠道不畅、模式陈旧。截止2020年末,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5.3%,高于14.7%的全国、全省水平。


物流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带动作用不明显,与郴州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


3、运力与运量匹配度不够,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郴州市物流运输方式主要依靠公路和铁路,存在公路运输比重较高但效率不高、铁路后劲不足问题。公路与铁路运能水平远高于运量,严重影响了物流行业的经济效益。此外,运输结构还存在水运基础薄弱、航空货运尚未起步的问题,全市没有形成水运、公路、铁路、航空相互辐射、运转高效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这种运输结构和运输体系导致我市物流成本偏高局面短时内难以改变。


4、物流园区布局不够合理,差异化发展尚未实现


一是部分受园区体制职能问题制约,园区职能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二是物流资源较为分散,未向园区有效集聚。三是整个郴州物流园区还存在着服务同质化、规划贪大求全的情况。同质化严重,恶性竞争,特色差异互补性格局未形成,无法实现差异化发展。四是县(市区)级物流园不完备,全市除“两区”外,仅永兴、临武、资兴3个县市建成较成熟的物流园区(中心)。


5、物流基础要素支撑不足,现代物流发展动力受限


一是受市场体量、东西向交通干线沿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我市缺乏全国性的区域物流、快递分拨中心,物流降本增效仍需提升。二是郴州市物流仓储设施存在小、散、乱的格局,产业的积聚作用不明显。相对集中的仓储设施较少,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仓储及特种仓库短缺。以综合性仓储、粮油和农副产品等专业性仓储居多,近年需求量大幅提升的建材仓储设施相对较少。目前全市危货运输物流企业共有27家,真正有自己土地和办公停车场所的仅6家,分布在不同县市区,规模效益不明显。三是行业监管难度大,货车挂靠现象大量存在,“两客一危一货”的监管平台较多,但企业主体责任压实较难,成为道路货运行业政府监管、市场规范中的一个重要难题。四是道路不够畅通,目前车辆通行城市配送、县城配送仍然存在困难。湘南国际物流园以南路段输送困难,道路、管网不通。同时农村道路建设不够宽敞,存在倒车难问题,特别是广东省际连线道路急需扩宽。五是专业人才缺乏,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和操作层面的从业人员紧缺。郴州物流行业对高层次物流人才的吸引力还不够强,政策待遇还不够有优势,造成高层次物流人才引不进.养不起、留不住。


三、发展机遇


1、中央赋予的新定位


我国把握发展大势,积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家发改委批复建设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是郴州提升产业规模、加强国内市场地位、留住本地人才、拉动经济消费的机遇。中央赋予的新定位为郴州物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2018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将郴州定位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依托大型厂矿、制造业基地、产业集聚区、农业主产区等,主要为工业、农业生产提供原材料供应、中间产品和产成品储运、分销等一体化的现代供应链服务。2019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郴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为主题,提出“四水联动、产业转型、科技支撑、绿色发展”的建设模式。2020年4月,国务院同意在郴州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央赋予郴州的新定位将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粵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需要,撬动区域经济新增长。


2、国家政策导向带来新机遇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物流业的发展,法律法规政策不断完善,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优化。国家相继出台多个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均明确指出我国物流业已步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2019年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意见》指出,以物流高质量发展为突破口,构建高质量物流基础网络体系,提升高质量物流服务实体经济实力,完善促进物流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加快推动提升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2020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实施意见》指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2020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发改经贸[2020]1315号),将进一步深入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方案》指出,到2025年,物流业要在促进实体经济降本增效、供应链协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增强.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模式。同时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思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都为郴州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3、湖南新发展带来新机遇


在收官“十三五”、谋划“十四五”的重要节点,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郴州考察,殷切嘱托“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把郴州发展好”,在郴州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做好郴州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高四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坚持“一带一部”区域定位、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工作给予肯定,提出“三个高地”战略定位和“四新”使命任务,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在推动更高水平开放中走在前,让湖南成为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示范和前沿。习总书记为湖南发展锚定新坐标、明确新定位、赋予新使命,是谋划推动湖南“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省委省政府将“一带一部”“三高四新”要求作为湖南发展的新定位、新使命,充分利用郴州位于湖南省京广发展主轴上和湖南省增长极的战略定位,加强与各发达经济区的联系,成为湖南践行“一带-部”战略对接粵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以“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为发展战略,高度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建设创新型、开放型城市,支持对外贸易发展和对外经济合作,鼓励引进外资和战略投资者,支持口岸平台发展和加大跨境电子商务扶持力度,积极提供配套服务等一系列政策扩大郴州开放度,助推郴州培育发展新动能。


重要枢纽布局。根据《湖南省综合客运枢纽布局规划(2019-2035)》,郴州定位为重要枢纽,主要服务于全省各大区域组团之间以及区域组团内中心城市与国内其他城市之间的出行交流。重点考虑公路与高速铁路站、普通铁路站或支线机场的衔接。铁路旅客流向以周边省际旅客为主,公路旅客流向以省内中短途旅客为主。


战略政策条件。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等战略政策都为郴州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条件。2017年以来,我省相继出台了《湖南省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7-2020年)》(湘政办发[2017]37号),《湖南省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湘发改经贸[2018]1057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省委省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为郴州市的物流业发展创造了优越的社会条件。


自贸试验区获批。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成功获批,将重点打造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重要平台以及湘粵港澳合作示范区。在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范围内有着1600多家企业,涉及宝玉石加工、有色金属、物流仓储等行业,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将会给企业发展带来更多政策红利。作为湖南“南大门”,郴州将依托紧密对接融入大湾区建设的区位、产业配套、资源互补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4、郴州物流需求不断扩大


“十三五”期间,郴州经济发展较快,物流基础设施基本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一-核两轴两极多点”空间布局。随着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的大幅提升,特别是生产制造业规模的快速增长,郴州市货运量和物流需求将稳步增长,势必带动生产服务型物流需求高质量发展。随着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的建设和发展,郴州商贸流通和消费规模将进一步提升,对商贸物流的需求也随之增大。预计“十四五”期间,郴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仍将在10%以上,强大的消费市场支撑着商贸物流需求的快速增长。未来一段时间,郴州将坚持“产业立市、工业为首”的发展导向,实施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湖南省打造制造业高地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动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有色金属、食品医药、节能环保、矿物宝石、通用航空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物流需求将释放出巨量空间。同时,郴州还是湖南“北粮南运”的重要战略节点,过境粮食物流需求量大。


四、发展挑战


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战略博弈成为新常态、国外新冠疫情还有很大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下,国际市场需求发生深刻变化,包括周边衡阳以及“红三角”地区赣州、韶关的异军突起,这都给郴州的物流业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


1、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和极端主义对全球地缘政治和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全球治理体系进入快速变革期。国际贸易主义抬头,大国间博弈和风险凸显,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将长期持续下去。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根据形势的变化,这对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提出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也要求我市总结取得的成就,结合国家和湖南省“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做实基础,选择重点物流工程,扎实推进。


2、新冠肺炎疫情冲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世界经济遭遇重挫,全球需求市场萎缩,国际局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格局,应对复杂格局国家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疫情对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提出巨大考验的同时,更体现了快递业保民生保畅通保稳定的力量作用,更凸显了物流体系规划在发展中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性,提升物流效率,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对我市物流行业发展提出新挑战和新要求。


3、省内周边城市异军突起


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湖南省内长沙、岳阳、衡阳、郴州、怀化5个市被列入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省会长沙入选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岳阳入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衡阳入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怀化入选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通过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构建现代物流运行系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这些城市将纳入国家物流骨干网络,迎来建设物流枢纽、发展枢纽经济的战略机遇期。《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结合“十纵十横”交通运输通道和国内物流大通道基本格局,赣州被列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赣州进入国家战略,纳入国家规划,将为赣州提供新一轮发展机遇。此外,韶关既是珠三角资本扩散和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又是连接粤港澳经济区和内陆腹地的结合部,也是“红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中,把握发展机遇,乘“双转移”的东风,倾全市之力打造莞韶产业园区,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周边城市的枢纽建设和物流快速崛起,势必会对郴州市物流产业发展产生一定的冲击。


4、资源环境承载约束日益加强


中央环保大督查使得现代物流业发展对土地、水体、大气等自然资源要素提出新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口总量、经济规模不断扩大,郴州市资源和环境保护承受的压力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实施、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以及土地、人口等传统生产要素红利的逐渐减少,使传统物流业发展面临新挑战,同时也倒逼传统物流业加快转型升级,依托先进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绿色物流、智慧物流,切实降低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走集约发展、绿色发展的道路。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考察郴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融入新发展格局,落实省委“三高四新”战略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全力打造“一极六区”,大力推进郴州国际内陆港建设,以铁路口岸作业区为主导,以公路口岸作业区为骨干,以北湖机场为航空物流载体,打造公铁海空“四位一体”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体系和智慧物流,打通“南北向、西南向、东南向”三大物流通道,实现“国际通道+开放平台+口岸产业”的一体化大发展目标,构建湘粵港澳一体化通关的大物流格局。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发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不断扩大物流总量、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全市形成“一枢纽、两轴、多节点”的现代物流空间发展格局,将郴州打造成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际内陆港口岸经济新高地、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对接粤港澳的战略支点、全国“快递进村”试点城市,成为连接长株潭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辐射湘粤赣的省际区域物流中心,进一步提高湘南国际物流园和郴州自贸片区物流园在全省的物流枢纽地位,将现代物流业打造成郴州“一极六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柱。同时,按照“发展大商贸、建设大市场、促进大流通、实现大转型”的总体要求,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培育大市场,发展大物流,建设大商圈,培养大企业。整合商贸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平台建设,鼓励发展购物中心、城市综合体、连锁经营等复合业态商贸。


二、发展定位


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构建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发挥交通和区位优势,以市城区为中心,以京港澳、厦蓉、岳临、平汝四大物流通道为骨干,以京广铁路铁海联运为重点,以北湖机场为建设重点,以重点物流园区、末端配送节点为载体,打通公铁海空联运“最后一公里”,加快建设智能高效、便捷畅通、绿色环保的现代物流体系。构建“一核两翼”的空间格局,以湘南国际物流园为核心,以郴州高新区物流园、临空经济产业园为东西两翼,共同组成郴州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驻企业涵盖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制造业仓储、供应链服务等,枢纽设施包括铁路专用线、多式联运作业区、公路港服务区、转运分拨中心、电商快递物流区、铁海联运、公海联运、制造业供应链服务区、国际物流服务区、国内物流服务区、航空货运作业区等,实现有效协同、功能互补,共同打造衔接顺畅、运行高效的国家物流枢纽。围绕郴州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郴州特色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通过完善的物流功能和供应链服务功能,为郴州制造业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业提供有效的物流集成和上下游资源整合,成为郴州生产服务型物流的集成中心。依托郴州国家物流枢纽的辐射效应,形成内、中、外三个不同产业集聚圈层。内层为枢纽基础产业圈,吸引郴州、永州、赣州、韶关以及粵港澳大湾区各类物流企业的集聚,拓展和延伸物流产业链,形成物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大规模集聚。中层为枢纽偏好型产业的集聚圈,通过物流枢纽的规模效应,吸引枢纽偏好型产业加快向物流枢纽周边集聚,形成以物流枢纽为核心的新型产业集聚区。外层为枢纽引致产业集聚圈,主要是为前两个圈层内的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产业。通过三个圈层、不同产业的高度集聚,促进各类要素、资源的集聚和产业链、创新链和供应链的延伸,培育以物流为核心驱动因素的“枢纽经济”,进而带动区域产业空间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打造郴州国际内陆港口岸经济新高地。全面提升口岸功能。统筹推动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铁路口岸作业区、公路口岸作业区、国际快件等平台整合升级、协同衔接、联动发展。加强郴州口岸平台与边境口岸、沿海港口的对接,与盐田、蛇口、长沙、赣州等港口达成共识,建立互利共贏、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争取将深圳盐田港等地的货仓承接转移到郴州,打造“飞地经济”。提升铁海联运效益。积极推进广州港集团、广铁集团、中远海运物流等国际物流龙头企业参与郴州国际内陆港投资与运营,建设区域性重点物流基地。推进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加快融入湘粵非铁海联运通道建设,做大做强铁海国际集装箱物流,致力打造国家一类口岸。发展口岸经济新业态。加速打造郴州国际物流集散分拨中心,推动建成集口岸作业、保税物流、贸易通关及综合服务于一体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和国际物流平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口岸经济,促进口岸经济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


打造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对接粤港澳的战略支点。充分发挥郴州作为东西互通战略要冲的区位优势,北联衡阳、长沙、岳阳等国家物流枢纽,西接怀化国家物流枢纽,南达广州南沙港、深圳盐田港,东接厦门港,通过设施互连、信息互通、流程融通,使原本割裂、孤立的单个物流枢纽联结成网,形成以郴州为中心、辐射中西部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物流枢纽干线网,进一步打通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要道和物流通道,强化郴州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动,为放大“一带一部”优势,促进湖南快速发展提供支撑。快建设湖南对接粵港澳仓储物流产业基地项目,充分利用直通车资源,打通香港机场到郴州的货运新通道,促进保税物流发展,打造湖南面向粵港澳的公路货运国际物流中心。


建好全国“快递进村”试点城市。抢抓郴州被列为国家“快递进村”试点城市契机,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重点农业“四大百亿”产业,发挥邮政、供销部门以及电商企业网络优势,加快邮政农村物流网点建设,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快递物流服务。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在全市优化完善“县(市区)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物流配送站、村(社区)级配送网点”三级物流配送网络,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农村物流龙头企业,构建规模适度、信息化与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健全基础网络,畅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推动农村快递末端基础设施地方事权有效落地,加大政府在农村快递发展上的投入。推动农村快递与邮政、交通、电商、供销合作等领域资源共享、设施共建。加强农村快递服务监管,督促企业履行服务承诺。积极填补物流体系的末端空白,打通快递进村的“最后一公里”。在农村推动“站场共享、货源集约、服务同网、信息互通”的物流发展模式,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邮快合作"模式,探索“快快合作”模式,推进“交快合作”模式,强化“快商合作”模式,扩大“快销合作”模式,创新“农产品电商快递“微循环”模式,构建完善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


打造辐射湘粵贛的省际区域物流中心。打通四大出海出境大通道。依托交通区位优势,打通东向出海、南向湘粵桂、西北(北向)湘欧大陆桥和西南湘桂四大出海出境大通道,使郴州发展成为辐射湘粤赣的省际区域物流中心。提升“红三角”绿色经济圈战略高度。郴州、赣州、韶关三市合力,以商贸物流业为纽带,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共同提高区域对外开放水平。积极推进郴州、赣州、韶关“红三角”区域在农产品供给、制造业协作、旅游开发等方面的进一步合作。支持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初步形成郴州中心城区到各县市区及韶关、赣州中心城区2小时公路交通圈,加快兴永郴赣铁路的申报和前期研究工作,深化边界贸易合作,建设湘粵赣红色旅游环线,激发物流增量。


打造郴州“一极六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柱。坚持“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全力打造“一极六区””总战略,准确把握“产业立市、创新活市、开放强市、绿色美市、协调兴市、共享富市”总要求。全力打造湖南省对接粵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内学长沙、外学深圳、对接广州,加快建成湘粵港澳合作示范的大产业园、大创新园、大生态园、大康乐园、大蔬果园、大美家园。加快打造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湘粵港澳合作示范区以及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重要平台,深度融入长株潭、粤港澳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快成为全省对外开放“主窗口”、产业集聚“主战场”和高效服务“大平台”,加快推进省际区域协同发展,走在全省湘赣边区域合作前列。以郴州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重点,推动郴州市物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持续推进物流降本增效,进一步支撑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高质量发展;提高郴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之间的物流效率,为培育湖南对接粵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注入新动能;通过创新物流业态,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建设。


三、基本原则


整合资源,集约发展。按照郴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和“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围绕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整合利用现有专业物流园、专业市场等设施资源,充分发挥存量物流设施的功能,积极培育增量物流。按照规模适度、用地节约的原则,规划一批物流节点项目,合理确定物流节点规模,制定物流节点的规划、建设标准,促进物流节点集约发展,吸引企业向园区集聚,促进不同物流服务功能协同,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运行效率。


产城融合,联动发展。围绕新材料(有色金属新材料、石墨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现代商贸流通业、现代农业等产业发展对物流服务提出的新要求,重视现代物流业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间联动发展,提高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服务水平。加强“产城融合”,注重物流发展与城市功能、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相协调。注重现代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的发展方向,促进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


协调衔接,开放共享。立足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对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重点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加快物流市场对内对外开放步伐,围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积极对接国内外市场,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加强对外合作。加快口岸、国际通道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通关环境,推动郴州市现代物流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物流链,提高全市物流服务国际化水平。加强湘粵赣区域对接,充分体现“红三角”地区城市之间基础设施共享建设的便利,提高不同运输方式间货物换装效率,增强郴州物流业多式联运功能,推动长株潭物流一体化,提高运行效率和一体化组织水平,形成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以及中部地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支点。


智慧高效,绿色发展。顺应现代物流业发展新趋势,推行“信息系统+"模式,加强5G、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绿色化装备应用,提升物流信息化、数字化水平。推进货物运输结构调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水平,建设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港等智能物流设施设备,打造绿色智慧型物流城市。


市场主体,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坚持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强化投资建设、经营管理和业务运作市场化。积极发挥政府在规划引领、布局优化、政策扶持、市场监管和产业培育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作用,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推动物流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目标


到2025年末,基本形成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促进物流集约化发展,提高物流现代化水平,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基本成为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对接粵港澳的战略支点,保证自贸试验区政策基本落地,相关功能全面具备,运行良好;郴州国际内陆港聚集辐射能力显著提升,成为现代陆港产业健全、港城融合发展的综合性国际内陆港口,构建湘粵港澳一体化通关的大物流格局。全国“快递进村”试点城市建设在全国率先形成若干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社会物流总额突破11000亿元,年均增长约5%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率达10.85%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率达24%以上。


物流业总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物流业总成本年均增长3.5%;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下降到13%。


经营规模10亿元以上物流业骨干企业集团达到14个;通过国家认证的5A级物流企业达到5家,4A级物流企业达到20家;物流从业人数突破5万人。


第三章空间布局


提升自身建设,优化物流节站点布局,畅通物流通道,打造站点分布相对均衡、通道衔接顺畅的物流体系。加强外部联系,不断畅通南北向京广通道、东西向兴永郴赣通道、航空物流通道,加强与长沙(长株潭)、岳阳、衡阳、怀化等省内其他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合作,充分依托郴州国际内陆港及铁路货运站、公路枢纽,积极建设支线机场,建设融入湖南省、面向粵港澳大湾区的物流设施网、城乡配送网、信息平台网。形成“一枢纽、两轴、多节点”的大物流发展格局。


一、“一枢纽、两轴、多节点”


1、一枢纽


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以湘南国际物流园为核心,以郴州高新区物流园、临空经济产业园为东西两翼,“一核两翼”共同组成郴州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不断夯实中心城区产业发展基础,努力提升中心城区三个物流组团支撑力度。


湘南国际物流园。定位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核心区域,打造集多式联运转运、制造业和农产品物流集成、干线运输组织、国际物流组织、区域分拨及配送组织,其他延伸拓展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物流枢纽。依托湘南国际物流园铁路物流中心开展公铁联运,打造国际内陆港;湘南国际物流园铁路物流中心跟广州、深圳、珠海、上海等港口合作开行“五定班列”,开展铁海联运。苏仙区坳上、良田拓展部分适宜开发建设用地作为物流节点,借力京港澳高速公路、厦蓉高速、京广铁路、郴宜大道,为发展有色金属、煤炭、危货、建材、钢材、大件货物、应急货物等提供配套物流服务,纳入湘南国际物流园规划,享受同等政策待遇。依托枢纽完善的物流功能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促进物流与制造业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的深度联动。依托枢纽内供应链服务体系,为区域内生产加工和制造业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


郴州高新区物流园。定位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东翼,郴州高新区(自贸片区)物流园加强与湘南国际物流园各类口岸联动发展,为郴州生产和生活提供高效的国际物流服务。重点发展宝玉石加工、有色金属、跨境电商、国际保税物流等业务,依托枢纽内的区域分拨中心、配送中心,对接干线运输,开展区域分拨和共同配送服务。重点依托自贸区平台,推动郴州与外部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地开放合作,打造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重要平台。结合郴州国土空间规划远景目标,在白露塘镇和飞天山镇建设功能全面的卫星城。白露塘镇重点提升为高新区提供配套服务的能力,高新区辐射飞天山镇,使飞天新城成为郴资都市圈融合发展的中心点。


临空经济产业园。定位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西翼,发展以北湖机场为核心的航空物流产业。建设北湖机场临空经济产业园,重点发展货物运输地面服务,仓储、包装、配送服务;国内、国际航空货运销售代理及与航空运输相关的其他业务服务;支持保税物流、保税制造、通航旅游等业态发展。围绕“通航+”建设通用航空小镇。结合郴州国土空间规划远景目标,在北湖区华塘片区建设功能全面的卫星城,提升其为空港新城配套服务的能力。打造郴州临空经济区(包括北湖华塘、保和、安和、增福、石盖塘、鲁塘,桂阳正和、仁义、龙潭),形成郴州新的增长极。


三组团。依托相关主导产业,积极发展东部高新区物流组团、北部许家洞-五里牌物流组团、环城零担物流组团,使中心城区三个物流组团成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有力支撑。


中心城区现代物流“三组团”一览


东部商新区组团


依托郴州高新区平台、产业、交通区位等优势,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现代物流相关产业往苏仙区飞天山镇(飞天新城)方向东向发展。重点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生产服务型物流、保税物流和再生资源回收物流,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积极发展商贸服务型物流、电商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及公铁联运。


北部许家洞-五里牌物流组团


依托京港澳高速郴州北互通区位优势,推进五里牌铁路物流中心项目建设,建设五里牌物流园铁路专用线,构建智能物流平台,形成马头岭-黄草沿线物流产业链;推进造香公路、南岭大道(许家洞路段)提质改造。重点发展煤炭、工矿产品、农产品等的配套物流服务。积极与广铁集团对接郴州货运北站搬迁事宜,依托苏仙工业集中区发展货运物流。


环城零担物流组团


以高新区(惠尔)物流中心、湘南国际物流园、郴州经开区物流中心、郴州航空物流园为依托,以郴州大道、郴江路、资五路、造香路、G107国道绕城线、厦蓉高速等为通道,将沿线件杂货物流公司和零散的农村集体土地上盖临时停车坪串联起来形成有机整体。在许家洞、五里牌、五盖山、坳上、魯塘、华塘、安和等乡镇(街道)建设市区物流节点,构建站点分布相对均衡,通道衔接顺畅的环城物流体系。重点发展有色金属、煤炭、危货、建材、钢材、大件货物、应急货物等配套物流服务。


2、两轴


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依托主要干线交通,在郴州“大十字”城镇群的基础上,拓展覆盖市域的现代物流发展轴。


中心城区发展一览


北湖区


重点发展北湖机场临空经济区。北湖区依托中心城区的商贸零售门店、大型商超、专业批发市场等提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围绕郴州经开区实体经济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为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持续增长的物流市场。充分发挥湘南国际物流园公铁联运、公海联运的特色优势,切实做活口岸经济。将郴江街道海泉村、槐树下村刘家冲的适宜开发建设用地作为湘南国际物流园的建设用地。借力北湖机场的建设,打造空港物流经济网络。打造现代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建设衔接企业、消费者与政府部门,集物流信息发布、在线交易、数据交换、跟踪追溯、智能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与粤桂赣、粤港澳大湾区等全国各省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形成跨行业和区域的智能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苏仙区


重点发展自贸试验区、高新区。依托苏仙区工业集中区,引导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供应链对接,建立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相适应的制造业物流服务体系。推动"入厂快递、区域性供应链服务、嵌入式电子商务服务"等服务模式创新。鼓励装备制造、冶金化工等行业企业依托自身技术装备发展专业化物流业务,拓展营销网络。支持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企业优化供应链业务流程,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运作体系。重点建设中物联郴州物流枢纽产业园,建设物流信息交易中心、第三方物流总部经济交易中心、电商网购交易中心、企业总部基地中心等,打造智慧化、便捷化、自动化的物流业。


东西向现代物流发展轴。依托厦蓉高速、平汝高速、G357国道、G234国道、G106国道等干线交通构建横贯汝城(桂东)-资兴-中心城区-桂阳-嘉禾的东西向现代物流发展轴。


东西向现代物流发展轴县(市)域发展一览


汝城县


立足湘粤赣三省通衢之地,武深高速与厦蓉高速在此中转交汇,南下粵港澳大湾区、北上长沙、东至厦门均可朝发午至的区位优势。通过争取赣郴永兴铁路、汝城通用机场、凉滩码头等交通项目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格局。重点建设湘粤赣边际(汝城)商贸物流中心,建成集冷链冷冻运输、配载、仓储、配送、检测物流科技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型物流集中区,全县物流企业、大型车辆、大宗商品全部集中入园,打造湘粤赣三省边际最大的物流集散基地。重点抓好土桥镇湘粤赣物流园、文明瑶族乡冷链仓储物流园、三星工业物流园和.马桥建材宝石产业物流园建设,积极推进汝城县肉食品加工冷链配送中心、顺兴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文明瑶族乡水果交易集散物流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


桂东县


作为湘粵赣重要交通枢纽与物资集散地,借助沙田物流园增加物流集散中心、桂东汽车新站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依托发展农副产晶精深加工、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边贸物流。积极对接桂东工业园做好物流配套服务。


资兴市


发挥矿产资源和农产品资源优势,建设市级物流园,通过物流带动加速融城步伐。突出矿产资源和农产品资源优势,重点依托资兴市达达农产品冷链物流、湘通物流,布局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公路干线物流以及城乡配送物流,打造成为湘南商贸物流基地,积极对接资兴市经济开发区做好物流配套服务。


桂阳县


重点建设县级商贸物流中心、智能家居仓储物流园区和农产品集散物流中心,推动与郴州的功能融城。围绕粤港澳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铅锌有色、智能家居、新材料等桂阳重点优势产业,重点建设智能家居仓储物流产业园、有色金属物流园、农产品仓储物流中心等,积极对接桂阳工业园区做好物流配送服务。


嘉禾县


立足郴州与永州市交界的区位,依托岳临高速与厦蓉高速中转交汇优势,以建设郴永边际商贸物流中心为目标,立足嘉禾、服务郴州市、辐射大湘南和粤东北。规划形成“五园一中心”的物流园区服务体系。“五园”指惠尔物流园、融鼎物流园、城北物流园、农产品物流园、腾达商贸冷链物流园,“一中心为机械装备物流中心。以“京东云仓”为核心,重点打造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以服务和孵化电商企业为主,电商办公、电商产品供应链、电商培训、仓储物流、创业创新、科技型企业孵化为一体的现代化科技产业集群区:发展以采购、装备、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为主的工业物流;以保鲜和冷藏为主要功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


南北向现代物流发展轴:依托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岳临高速、宜连高速、G107国道、G240国道、郴永大道等干线交通构建纵贯安仁-永兴-中心城区-宜章-临武的南北向现代物流发展轴。


南北向现代物流发展轴县域发展一览


安仁县


安仁县是郴州、衡阳、株洲、吉安之间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围绕当地和周边地区的产业,布局电子信息、服装皮具、轻工劳动密集型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机械制造等特色物流。依托湖南郴州国家农业科技产业园产业优势,打造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湘赣边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县,布局建设安仁县农产品物流中心,积极对接工业集中区做好物流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兴达物流园,打造面向湘东南的集办公、仓储、物流一体化的现代化物流基地。


永兴县


围绕永兴的矿产、白银、冰糖橙产业资源优势,依托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产业和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抓住建设市域次中心的契机,重点发展工业物流和快递到村,积极对接永兴经开区做好物流配套服务。推进“一主一副多中心”城区现代商贸体系建设和重点乡镇商贸中心建设。优化物流体系布局,县城区建设商品供应、冷链物流中心,便江、湘阴渡建设工业仓储物流,马田建设大宗商品物流集散中心,柏林、太和建设稀:贵金属原料危废、固废品特种物流中心。健全现代化交通物流枢组体系,加强物流、冷链、仓储等消费链配套基础设施,培育一批现代流通企业,降低物流成本。


宜章县


立足位于京广线主通道,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最前沿的区位优势,重点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港澳地区的高速公路通关口岸和珠三角农副产品供应集散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货物仓储配送中心,打造成湖南省乃至中西部地区货物出境距离最短、最方便快捷、运输成本最低的地区之一”。重点建设京港澳高速宜章现代国际物流产业园,在京港澳高速服务区附近建设一个以出口湖南省优质农副产业为主的公路通关口岸,重点发展包含农副产品加工、转运、仓储、冷链、信息交易、电子商务、互联网创业等全方位功能的大型综合物流园,打造国际高速公路物流港。高标准提质京广铁路白石渡货运站,重点提升砂石、煤炭等大宗物资集散能力。


临武县


以打造“湘南粤北”物流中心为战略目标,依托产业和区位优势,建设以矿产品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优势产业综合物流中心,积极申报农产晶冷链物流项目,对接临武工业园做好物流配套服务。


3、多节点


以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核心,以中心城区三个物流组团为支撑,以贯通南北、东西的两大轴线为动脉,重点以宜章、汝城、嘉禾为支点,以县域特色物流节点为辅助,形成联系紧密、分工明确的郴州市现代物流体系。


二、物流通道体系


依据郴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结合郴州市“十四五”交通规划以及全市货运流量流向等实际情况,依托京广铁路、“三纵四横”公路骨架、北湖机场以及东江湖、便江等主要干线级水运巷道网,修建自贸试验区-湘南国际物流园新的快速连接通道,形成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四位一体”的立体运输方式物流主通道网,打造全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物流枢纽节点。


1、中心城区物流通道


一是重点围绕“四个物流中心、八大货运站”。根据中心城区物流现状与发展需求,持续推进对外对内公路骨架提质升级,通过物流场站周边道路将相联系的物流场站联系起来。


二是重点推进自贸试验区_湘南国际物流园快速连接通道。方案一:铁路专用线。协调中国铁路总公司申建铁路专用线,将湘南国际物流园铁路货运支线延伸至高新区(综保区)雅士坪设货站,连接槐树下铁路物流中心和雅士坪铁路物流中心,连通郴三支线和规划的兴永郴赣铁路,打通自贸试验区“铁海联运”的“最后一公里”。方案二:公路货运专线。在郴州大道南厢规划选线修建自贸试验区与湘南国际物流园的公路货运专线。


2、铁路物流通道


京广铁路纵贯郴州市域,重点以京广铁路郴州南站为依托,强有力提升郴州市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物流往来强度。郴州市区内规划形成槐树下铁路物流中心和雅士坪铁路物流中心两个主要铁路物流节点,市域南北两端布局汝城和安仁两个次级综合型铁路物流节点,同时根据县域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既有铁路货运能力资源,布局马田墟、白石渡、临武和桂阳等专业型货运物流园。东西方向以郴三线、坪木线为货运扩展主线。


新建铁路专用线将坪木铁路延伸至临武工业园,服务临武铁路口岸物流园;新建兴永郴赣铁路桂阳站有色金属铁路专用线,服务市域西部产业发展;新建郴三铁路雅士坪站至高新区创新创业产业园专用线,打造高新区创业产业园;新建资兴物流园铁路专用线,促进资兴物流园发展;新建郴州方舟化工铁路专用线。


3、“三纵四横”公路骨架


京港澳高速物流通道(纵)。京港澳高速是郴州市南北向最重要的公路物流通道,加强郴州与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株潭城市群、武汉都市圈、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往来。


武深高速物流通道(纵)。武深高速(湖南段为岳阳-汝城)是湖南“一点一线”地区及湘东地区南下香港北.上武汉的快捷通道,加强郴州与武汉、岳阳、长沙东部、株洲南部、衡阳东部、韶关东北部、河源、惠州、深圳的物流往来,推动南下北上经济交流。


许广高速物流通道(纵)。许广高速(湖南段为岳阳-临武),加强了郴州与河南许昌、平顶山,湖北随州,湘潭西部,衡阳,广东清远、广州的物流往来。


厦蓉高速物流通道(横)。通过该通道加强郴州与东部沿海地区(海西经济区)、成渝城市群的东西向物流往来。


遂桂新高速物流通道(横)。遂桂新高速东起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西至永州市新田县,横向联接武深、京港澳、许广和二广四条等高速公路。促进湘南及湘赣边地区的商贸沟通,加强桂东县、资兴市、郴州市、永州市、吉安市的物流往来。


郴州大道物流通道(横)。郴州大道连接资兴市、郴州市区、桂阳县,加强三城物流往来,推动功能融城。


常茶高速物流通道(横)。常茶高速起于茶陵,顺接衡炎高速公路及茶界高速公路,终点与祁东归阳至常宁蓬塘高速公路连接,通过该通道以安仁为中心向西融入武深高速物流通道对接衡阳市,向东对接株洲市。


4、航空物流网络


提升支线机场:高标准建设北湖机场,融入武深高速物流通道,近期按4C级标准建设,远期预留建设4E级机场条件,配套建设北湖机场通用航空基地(A1)。积极对接湘南国际物流园和自贸试验区建设,立足湘南、辐射湘粵赣、面向大湾区,打造支持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出口加工贸易物流中心的国际化交通通道。规划建设通用机场:规划14个通用机场,包括飞天山通用机场、桂阳仁义通用机场、桂阳正和通用机场、桂东县八面山机场、临武舜峰通用机场、资兴茅坪通用机场、汝城通用机场、嘉禾通用机场、桂阳县春陵江水上机场、资兴市东江湖水上机场、安仁通用机场、宜章莽山通用机场、永兴通用机场、北湖机场通航基地,其中北湖机场建设成兼顾通用航空的民用运输机场和航空枢纽基地。构建快速交通网络服务体系:加快机场外集疏运基础设施建设,畅通交通网络,提高集疏运容量和地面交通的可靠性;充分利用公路、铁路、港航运输在航空物流集散、“门到门”配送等方面的优势,发展陆空联运,构建现代化快速交通网络服务体系。依托机场和国际内陆港的联系,建设北湖航铁联运基地、航空物流货运中转平台并拉通北湖机场周边路网。积极融入全国航空物流网络。支持国内外航空公司开通以郴州为中转地的国内外客货运定期航班;重点支持国内外航空公司增开“一带一路”沿线、东盟、非洲直达客货运航线。


5、东江湖-便江水运物流通道


东江湖-便江水运物流通道是郴州市重要的水上物流通道,以资兴港口长盈头港区为枢纽,通过东江湖-便江可以北达衡阳耒阳,东联汝城暖水。


三、国际内陆港


2014年,郴州市人民政府与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在郴州铁路口岸举行了“广州港郴州内陆港”揭牌仪式。依托区位、交通、物流通道及平台、市场主体现状基础,打造以湘南国际物流园为陆港一期(“十四五”期间),以郴州五里牌铁路物流中心为陆港二期的郴州国际内陆港空间格局。


1、功能定位


(1)全方位赋能。


构建“1+N"内陆港发展格局。突出郴州国际内陆港在全市物流平台中的核心地位,加快郴州内陆港与全:市各县市区物流园区、平台资源整合,构建“一个主港、多个作业区”的发展模式,推动实现郴州国际内陆港与各物流园区、平台联动发展。支持郴州国际内陆港积极发展原木、水果、肉类、粮食等指定监管场所,推动多口岸直通和多品种运营,其它口岸平台共享共建政策成果。


(2)高标准定位。


充分发挥中欧班列、铁海联运、国际快件中心、跨境电商、港澳直通车等平台叠加优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集国际运输物流、展示仓储、进出口贸易、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总部经济于一体的开放合作区。郴州国际内陆港定位为深圳、广州等沿海城市港口的内陆前置港,力争实现与厦门、宁波、满洲里、霍尔果斯等沿海沿边口岸互联互通,形成郴州连接海外的便利大通道和口岸。同时,借助“一带一路”、郴州自贸片区政策优势,吸纳外向型企业在郴落户,带动实体产业发展,支撑郴州打造承接湘南湘西产业转移示范区,促进郴州“一极六区”新格局加速形成。


2、空间布局


郴州国际内陆港主要构建以现代物流、有色金属产业为主导,以国际贸易、金融服务、总部经济为辅助的五大临港产业。


国际内陆港(一期):着力建设湖南具有影响力的现代物流集散枢纽--郴州国际物流集散分拨中心项目。以郴州市百福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投资主体,对现有的国际快件中心、铁路口岸作业区、跨境电商清关服务平台及场地进行提质升级,打造“一中心六平台”,实现我市口岸平台由私有向国有的转型。“一中心”:郴州国际物流集散分拨中心。“六平台”:跨境电商保税国际快件综合运营平台、国际物流运输服务平台(中欧班列等)、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平台、进出口木材交易集散平台、有色金属进出口集散平台、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整个陆港(一期)将建设成为高智能化的智慧港区、港产城深度融合的产业新城。以铁路为主导,以公路为骨干,以北湖机场为航空物流载体,通过国际物流通道场站、跨境电商产业园、国际有色金属保税物流(郴州)中心、中东欧进出口产业园等四个功能区建设,打造公铁海空“四位一体”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体系,打通“南北向、西南向、东南向”三大物流通道,实现“国际通道+开放平台+口岸产业”的一体化大发展目标。


国际内陆港(二期):建设集运输、储存、裝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处理、多式联运、口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五里牌铁路物流中心和铁路口岸作业区。规划连接京港澳高速的入园快速通道,重点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基地、场站配套仓储配送基地和制造业物流基地建设,打造国家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北部核心枢纽,辐射苏仙区产业开发区、资兴经济开发区、永兴经济开发区,推动资兴、永兴融城发展。


3、建设思路


(1)高标准编制郴州国际内陆港总体规划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营的原则,组建郴州国际内陆港开发建设运营有限公司,牵头负责郴州国际内陆港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委托专业机构,高起点、高标准编制《郴州国际内陆港总体发展规划》。


(2)不断打通对外国际通道。


一是常态化开行中欧(郴州)班列。不断完善湘南国际物流园铁海联运、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国际快件中心、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湘粤港澳直通车等平台,重点围绕电子元器件、服装、汽车配件、太阳能电池板、餐具、家具、日用品、机械零件、灯具等货物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郴州)跨境电商专列。实现全口岸开行,充分释放中欧班列(郴州)整体运营能力。二是积极争取五大国际货运集结中心布局。依托郴州地处湖南的南大门,与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接壤,处在中非铁海联运列车南下的必经路上等区域优势和基础设施齐全的物流通道,积极争取将郴州纳入五大国际货运集结中心布局,打造为湘粵非国际物流大通道,促进郴州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贸易和国际交往,提升郴州对外开放度。三是稳定开行“五定班列”。推动有色金属、矿产品、宝玉石加工、家具木材等产业快速发展,为中欧班列、五定班列提供稳定的大宗商品货源;支持与深圳蛇口港建立互利共贏、长期稳定的港务合作关系,建设郴深“组合港”,加强对郴州开行至广州黄浦港、深圳盐田港、珠海高栏港和,上海洋山港等港口“五定班列”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实现“五定班列”的稳定开行。


(3)强化区域物流联动。


依托国际内陆港的集聚功能,推进形成以湘南国际物流园为龙头,郴州经开区、郴州高新区、苏仙产业开发区、县市物流园区(物流节点)错位发展的区域物流协作格局。搭建郴州现代物流发展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区域物流合作协调机制,引导产业格局均衡化发展,实现资源共享、要素集聚、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湘南国际物流园主要定位为国家物流枢纽核心区,完善多式联运转运、制造业和农产品物流集成、干线运输、国际物流等功能;五里牌铁路物流中心依托苏仙区产业开发区,重点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相适应的制造业物流体系;郴州高新区物流园重点对接粵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湘粵港澳合作示范区以及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重要平台,突出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北湖临空经济产业园主要为中心城区的生活性服务业和郴州经开区的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物流支撑;各县市区物流园(物流节点)依托县域主导产业,发展特色物流。


(4)打造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


依托国际内陆港优势,支持多式联运场站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联运组织水平,打造便捷高效的多式联运基地;充分发挥“链长制”作用,完善物流产业链,突出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着重瞄准京东集团、传化智联、深圳怡亚通、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物流龙头企业和供应链公司,加大招商力度,吸引在郴落地建厂,通过大型物流龙头企业的物流集散功能和资源整合功能,实现相应产业的集聚壮大,进而建立区域分拨中心,从而实现物流与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大型供应链平台公司的落地,解决我市物流信息不畅、产业运行效率偏低的问题。通过引进大型电商企业落地郴州,引导快递企业在郴设立快递区域分拨中心,降低快递物流成本。


(5)财政补贴鼓励班列


借鉴赣州的“三同”班列政策,即“出境与沿海同价起运、进境与沿海同价到港、服务与沿海同等效率”,企业在郴州国际内陆港享受与沿海大港同等运输成本、同等通关时效和服务,所有货运补贴均由市(县市区)两级财政负担。


第四章主要任务


以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等国家级平台为核心,以北湖机场空港物流园为建设重点,致力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促进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切实推进物流降本增效,布局城乡一体配送市场,逐步打破物流基础瓶颈,积极探索走出去引进来道路,推进物流集约绿色发展,引进培育优秀市场主体,推动我市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大物流发展格局。


一、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围绕保障生产、服务生活,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1、优化物流产业组织结构


不断促进供应链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化服务、物流中介咨询服务、快递业等生产性服务业整体提升。积极引进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对现有物流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开展物流设施、运营管理优化,打造智能物流、标准引领、厂容厂貌综合治理、物流产业规划等工作,制定物流优化综合解决方案。


2、推进物流标准化进程


加强物流标准的培训和宣传,选择重点领域大型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和重点区域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加强物流标准的推广应用,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计量、货物分类、物品标识、技术装备、作业流程等,推动先进物流技术以及集装箱、集装袋等标准化设施设备的应用。加快仓储、转运设施、运输工具标准化改造。


3、推进物流业信用体系建设


有效规范企业和个人的经营行为,净化市场环境,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建立物流行业的信用记录,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规范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二、围绕供应能力融合发展


以国内市场为主体,围绕物流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提升全市现代物流供应能力,加快物流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1、加快物流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


围绕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按照“补短板、促创新、融发展”需求精准搭建适宜政策环境,搭建产学研咨询服务平台。鼓励制造企业剥离非核心物流业务。引入第三方物流专业化供应链联动服务,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作体系,建立以物流配送中心和高效信息管理系统为支撑的“电子商务+物流”基地。


2、加快物流业与农业互动发展


改造和利用现有的农业物流资源,大力发展集运输、储藏、加工、装卸、包装、冷链、流通和信息处理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体系,创新农产品电商快递微循环模式,解决农户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实现供应链管理下供销社运作模式的构想,建立城乡一体化物流发展格局。


3、加快物流业与金融业互动发展


创新为产业融合服务的金融服务模式,培养两业联动的龙头企业。加强政策规划引导,为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合作牵线搭桥。推出政策包,善用组合拳,降低物流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挖掘物流企业成长空间。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向中小微物流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聚焦智慧物流、共享物流、第三方物流等新方向,不断创新“物流+互联网金融”发展新模式。拓展市场化融资渠道,通过资产证券化、企业债券、产业基金等方式,培育企业竞争优势,支持物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4、增强物流产业的外部融合能力


有序推进电商、食品、医药、冷链等与居民消费相关的物流业细分市场建设,努力解决仓储服务市场供求矛盾,通过与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融合方式创新出新的物流发展模式。推进对铁路货运市场、水路货运市场的货运组织改革,逐渐提升市场份额,推动形成水运、公路、铁路、航空相互辐射、运转高效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5、鼓励发展现代物流新业态


整合现有物流网络信息、内外贸易信息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鼓励发展保税物流、跨境电商、城乡配送、云仓代发、中转分拨中心等现代物流新业态的发展。


三、切实推进物流降本增效


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降低要素价格、提高组织效率、提升信息互联等方式切实推进物流降本增效。


1、降低生产要素价格


降低用地成本,明确物流用地指标,保证物流用地有效供给。明确物流用地价格不高于工业用地价格,鼓励以长期租赁方式提供物流用地。续建快递物流产业中心,力争全市快递物流规模化运转和集中处理。降低融资成本,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开发适合物流行业的金融产品,对信用记录好的物流企业优先给予信贷支持,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加强现有物流园区(中心)的联动互通,避免企业间同质化竞争严重。


2、提高物流组织化水平


推进甩挂运输,保证牵引车提升两倍左右使用效率。研究开展公铁、公水甩挂运输试点,大幅提高运输效率,减少牵引车和驾驶员的配置数量和费用。全面提高铁路物流占全市物流的比重,鼓励铁路专用线共用,提高专用线使用效率,降低共用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运输的组织化程度,紧抓北湖机场正式通航契机,郴州铁路、公路、航空互联互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即将形成,大力发展公铁联运、陆空联运等多式联运体系,形成一单到底、多式联运、高效运转的现代交通物流格局。


3、提升物流信息互联能力


以“互联网+物流”的新模式激发全市实体经济的发展活力。以“互联网+物流基地+核心客户”的思路,依托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电子口岸公共平台等现有信息管理系统,以惠尔智慧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湘南国际物流园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区域性物流大数据中心等建设为契机,推进“平台+"物流交易、供应链、跨境电商等合作模式。


加快物流信息技术平台建设,鼓励物流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发展一体化、全过程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整合客户资源、共享客户信息,提高物流信息的利用率和供应链之间的配合程度,提高物流增值服务能力。采取“总平台+分项业务平台”的方式,总平台负责统筹各类信息资源;分项业务平台围绕申报枢纽核心业务开展,包括跨境运输业务、多式联运业务、干线运输业务、区域分拨业务、城市配送业务等平台,构建高效运营的物流信息资源整合与发布中心、物流数据交换及共享服务中心、物流业务托管中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物流电子交易、物联网应用的服务综合集成。构建集约化物流组织体系,探索建设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三网合一”的城市配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城市配送企业与生产制造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等需求方实现仓储信息对接,合理安排配送运输方案。强化电子商务和在线结算功能,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拓展线上功能,支持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开展在线支付应用服务。推进物流信息化改造,建设智能化仓储体系和配送系统。


不断深化传统物流运输与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大数据创新技术的深度融合、相互协调、互相促进,提高物流匹配效率。加强运力运输的安全性和利益空间,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物流运输在运力资源上不匹配、不协调的问题。


“互联网+物流”新模式


“互联网+”货物与物流行动计划


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AI等新技术为纽带,构筑资源共享的交通物流平台,创新发展模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推动交通与物流一体化、集装化、网络化、社会化、智能化发展。支持物流园区和大型仓储设施等应用物联网技术,鼓励货运车辆加装智能设备。以重要的物流园区和专业批发市场为重点,实施智慧物流建设工程。采取实体企业、电子商务、信息网络和物流配送“四位一体"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智慧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和信息标准体系建设。


“互联网+”交通物流融合新模式


打通衔接--体的全链条交通物流体系,整合公路货运资源,推进公路港、无水港等枢纽新业态发展,积极发展无车承运人等互联网平台型企业,鼓励“互联网+城乡配送"、“物联网+供应链管理"等业态模式的创新发展。以多式联运、“五定班列"为承载,主动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国际快件中心、跨境电商等多个平台对接,实现整个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供应链上的有机融合。


4、财税支持网络货运企业发展


推进增值税电子专用发票在货物运输行业的应用,进一步提高获取和抵扣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便利性。企业网络货运经营业务季度实缴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总额100万元以上(含)的,按市与区留成部分的一定比例奖励给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或经营。为网络货运经营企业提供实际货物运输服务的会员(小规模纳税人),按代缴增值税市以下地方留成的一定比例奖励给网络货运经营企业。


四、布局城乡一体配送市场


加快布局城乡一体化配送市场,完善城乡配送网络,积极推进共同配送,实行“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着力解决好农产品流通和农村消费品流通的“最后一公里”,打通农村物流城乡双向快捷通道。


1、提升城镇配送网络


根据城市生产消费需要,统筹规划建设分层级的配送网络设施。加强公用型城市配送节点建设,支持社区、机关、学校、商务区末端配送点建设,推广智能快件箱的应用,推进设施共享共用,提高配送效率。探索建立城市共配中心,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情况下,以快递快运企业为主体,加强城市落地配送和针对居民的精准配送功能,对于各种形式的城市配送作集约化整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2、完善乡村配送网络


一是大力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明确农村物流发展的总体思路与目标,促进农村物流的统筹发展,有序推进农村物流层级网络建设。尝试开展“农村智慧物流提质增效项目”的试点创建工作,全面提升物流网点覆盖率。强化财政资金引导,加大在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采取贷款贴息、以奖代补、事后补助等形式进行适当补助,重点支持农村物流站场升级改造、货运班线车辆更新购置、运输组织模式创新、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邮政快递业整合资源建立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等内容。鼓励发展农村快递末端服务,引导利用村内现有设施,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不断加强政府引导,简化农村寄递服务店申建流程。市县两级农业农村、财政、发改、自然资源和规划、商务、国税、住建、交通等相关部门出台支持农村物流工作的配套措施。


二是多种模式全力推进“快递进村”补齐农村物流短板。试点“邮快合作”模式,加强邮政与快递企业合作,快递企业借助邮政企业的网络优势,快递企业进村快件统一由邮政便民服务站投递至村民手中。探索“快快合作”模式,快递企业将乡镇末端网点快件整合,所有品牌快件由末端网点统一直接投递至建制村。推进“交快合作”模式,鼓励快递企业与农村客运组织合作开展乡村快件代收代投业务。快递企业可根据业务规模,选择市、县或乡为节点,通过协议合作方式,委托农村客运班线代运快件,并以合法合规方式交由相关组织代投快件。强化“快商合作”模式,鼓励快递企业积极参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支持农村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务发展,利用村级电子商务配送站点提供快件收转投、自提服务。支持快递企业与电商平台企业合作实现进村服务,鼓励以“互联网+寄递”新业态模式提供农村快递服务。扩大“快销合作”模式,鼓励快递企业与供销部门探索通过末端配送合作、仓储合作、运输合作等方式,盘活供销社闲置场地、降低快递企业运营成本,创建乡镇“快递供销合作示范点”。创新“农产品电商快递“微循环”模式,利用快递网络实施电商快递协同,将本地农产品通过快递网络直达市县城区市民餐桌,破解农产品销售瓶颈,构建立足郴州本地的区域内循环。构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通过强化农村邮政体系作用,健全末端共同配送体系,优化协同发展体系,构建冷链寄递体系,到2025年末,基本形成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农产品运得出、消费品进得去,农村寄递物流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便民惠民寄递服务基本覆盖,积极申报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


五、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夯实物流基础,推进重点物流节点建设,完善城乡配送网络,推进物流智能化改造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物流综合保障能力。


1、推进物流智能化改造


鼓励物流企业运用5G、区块链、物联网技术掌控全链路的动作和工序,通过场景互联打造智慧园区、无人仓库、无人运输、“最后一公里”无人配送等。支持物流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


智慧园区。湘南国际物流园和郴州高新区积极推进“5G+工业互联网”智慧物流园区建设。部署一批5G新基站、改造原4G基站,设置边缘计算(MEC)平台,在已入驻企业生产线或装备上部署5G终端组,建设协同制造操作系统云平台,实现百万级以上规模终端的接入管理。构建集运行感知、统筹协调、决策指挥于一体的集中管理中心,打造实现与市级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园区可视化管理平台,打造园区之窗和招商服务系统平台,建设支撑园区管理平台、服务平台、管理中心的云平台,建设和提升智慧招商、智慧交通、企业服务、产业链协作、智慧金融等功能板块,实现两大物流园区产业发展智能化、建设管理精细化、服务功能专业化、基础设施网络化。引导具备条件的物流园试点“网络货运平台+园区基地”“网络货运平台+传统货运”模式。


智慧仓库。依托湘南国际物流园和郴州高新区(自贸片区)物流园仓储物流区提供农产品冷链服务、仓储配送服务、电商快递服务;加快农产品仓储物流分拨中心项目的建设;加大位于嘉禾县的京东云仓的辐射范围力度;落实郴州市中心城区仓储物流专项规划项目,联手打造郴州一流的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在仓储硬件设施建设上,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仓库,AGV.机器人系统、物流信息射频识别管理系统(RFID)、RF系统、堆垛机、穿梭车等设备的应用。发展机械化、智能化立体仓库,加快普及“信息系统+货架、托盘、叉车”的仓库基本技术配置,推动平层仓储设施向立体化网格结构升级。建设具备先进的存储、装卸、运输、交割以及信息管理等功能的安全、适用型交收库和交收基地,实行“择库存入”“择库取货”的交收原则,在物流园内设立多家指定交收仓库,并不断提高交收仓库的现代化操作水平.引入ERP、OMS、WMS、WCS等软件系统,建设可视化仓库管理,实现全渠道精细化仓库管理,提升供应链运营能力。在临空经济区提前布局建设标准厂房和货运中转站点等设施,谋划布局离岸支付中心和园区大数据平台。推动仓储中心、分拨中心、转运中心,配送站等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


智能快递柜。将智能快递物流装备产业园基础设施、智能末端配送设施和智慧物流基础设施纳入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任务。进一步拓展智能末端配送设施投放范围,加大对医院、学校、办公楼宇、大型社区等区域的覆盖力度。


2、推进重点物流节点建设


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加强布局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等物流节点建设。持续推动湘南国际物流园扩园进程和以南路段道路、管网建设,解决困扰已久的“通行难”问题。建立“园区-配送中心-配送点”分层级的城市配送系统,缩小配送成本。以物流枢纽为推进主体,打通公铁、水铁、陆空等连接枢纽的“最后一公里”。加强专用公路建设,建设专用公路或联络线连接港口、铁路货场、大型工业企业与干线公路,畅通货物进出通道。加快临空经济区水电路视讯及金融、商住、学校、医院、星级酒店、海关口岸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桂永郴赣铁路和郴资桂城际轨道交通过境建设,协调遂桂高速北湖机场出口建设,打通遂桂高速和厦蓉高速连接线,构建机场快速路网,为西向加速融城和临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培植物流龙头企业,在高新区规划危货运输物流园,形成规模效应。


六、积极探索走出去引进来


通过发挥自贸试验区功能、提升区域协同能力,不断提高国际物流发展水平,积极探索走出去引进来。


1、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功能


推进自贸试验区政策尽快落地,强化保税区监管和服务功能,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保税(中转)物流、进口分拨、铁海联运、公路集运等业务。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努力在郴州建设保税区货物中西部集散中心和湘粵赣省际区域保税物流中心。借力粤港澳大湾区平台,实现口岸无缝对接,提质升级物流网络,建设粤港澳合作物流园区、物流集散中心。


2、提升区域协同能力


同长株潭、衡阳、赣州、永州实现开放平台错位发展,发挥郴州资源禀赋和“南大门”地理优势。以有色金属、矿物宝石、出口农产品为重点,打造重点面向港澳的的特色物流链,避免同质化竞争。鼓励各园区建立外贸综合服务中心,积极推进全程外贸供应链服务建设,推动湘粵港澳四地市场一体化。


3、推进“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


立足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建设机遇,提高电子商务物流的通行速度,系统提供区域物流资讯和电子商务服务,在现有基础上力争建成面向粵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联结海外的“互联网+”内外贸电子商务平台。


一是以智慧物流为手段,推进郴州与“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通道互联互通,促进信息集聚、共享化,实现跨区域物流链与港口电子服务的有效对接。鼓励企业开拓市场空间,推进“郴品网上行”。支持“深郴欧”、“粤郴欧"以及组合港班列。加大对郴州至广东黄浦“五定”班列正常运行的支持力度,做到货物直达快运。开行内贸班列,连通长沙、重庆、成都、西安等国内10多个主要物流节点。


二是打通东向出海、南向湘粵桂、西北(北向)湘欧大陆桥和西南湘桂四大出海出境大通道。东向:依托厦蓉高速发展公路集运增量对接厦门港和海西经济区。南向:依托京广主通道,发挥铁海联运优势,加强与广州南沙港、深圳盐田港、珠海高栏港、上海洋山港对接提升公铁海联运效率,运营“无水港”,提升“五定班列"开行密度、运输时效和服务质量,融入海上丝绸之路。西北(北向):重点对接长沙,积极申报湘欧快线始发(郴州-衡阳-株洲-长沙-岳阳郑州-欧亚大陆桥);积极对接怀化,对接成渝城市群,融入湘-渝中欧班列路线(郴州-怀化-重庆-欧亚大陆桥),为电子信息产业与重庆对接融合发展打开物流瓶颈。积极加强本地和回程货源组织。努力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城市的友好合作关系,拓展市场空间,设立营销服务网点、拓宽营销渠道,发展以铁路运输方式为主的商贸物流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西南向:依托厦蓉高速连接泉南、包茂高速,积极推动桂永郴赣铁路项目落地,对接广西南宁和防城港,融入国家西部陆海大通道,衔接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经济圈,加大与东盟的开放合作,分享RCEP红利。航空:推动北湖机场纳入粤港澳航空物流中转基地。


三是加强与国内外物流企业合作,支持优势物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以金煌物流、兴义物流等企业为龙头,形成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网络化现代物流企业。引进国内外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推进中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七、推进物流集约绿色发展


围绕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推行绿色运输,提升交通运输绿色化、智能化水平,优化运输结构和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运输路径规划,优化配送路线,发展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等新型物流组织形式。搭建可实现上下游高效协同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企业包装的精细、智能和动态管理。提升快递包装全链条的绿色效益,实现快递包装减量化、加强绿色回收,实现可循环目标。推进新能源车、轻型卡车、节能卡车、电力卡车、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立体仓储等绿色物流装备。支持物流企业推广使用新能源技术,发展逆向物流体系,推广托盘等标准化器具及循环共用,构建循环物流系统。突出发展绿色仓储,建设生态绿色物流园区。鼓励采用低能耗、低排放运输工具和节能型绿色仓储设施,减少排放和资源消耗。推动共享回收物流发展。鼓励货运共享、众包物流、共同配送、共享云仓、共享快递柜等物流资源整合模式创新。推进逆向物流发展,支持建设废弃物回收物流中心,推动绿色低碳物流长效可持续发展。


八、引进培育优秀市场主体


一是大力引进龙头物流企业。加强与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合作,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重点为头部互联网企业)、制造业主导产业链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集团型物流企业和城市共同配送企业在我市建立区域分拨中心和区域配送中心,加快物流总部企业的集聚,提高农业服务水平,引进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和农产品配送企业,形成集聚中心,促进物流业与农副产品及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加强与“四通一达”、德邦等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合作,培育国际物流需求,加快电子商务物流与跨境物流联动发展。积极引进粵港澳物流企业,完善合作机制。通过土地、资金、税收、通行等政策倾斜,引导支持大型龙头物流企业到农村开拓农村物流业务,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村物流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郴州本地内循环经济发展。


二是支持A级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立足现有优势,重点支持3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引导具备条件的货运企业,逐步转型为集采购、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信息等多种服务综合物流服务商,支持物流企业面向制造业、商贸业转型升级需求,提供精细化、定制化、一体化服务,延伸服务链条。


三是扶持本土中小微企业发展。引导市场积极解决郴州中小微企业成本压力大、压缩空间低;揽货周期长、资金压力大;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创新商业模式,满足货主多样化需求;创新技术力量,结合智慧物流技术,整合物流基础资源,以机械化、智能化促进仓储、配送精准化;管理创新,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不断优化管理流程。


四是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建设覆盖主产区的产地集配体系和加工配送中心。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批发市场、电商企业、物流企业的融合互动。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促进建立农村快递合作社平台,鼓励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创建,支持县乡村的快递企业开展资本合作,实现农村物流快递共配效能升级。


五是重点培育冷链物流市场主体。支持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要农产品流通节点加大冷链设施投入,鼓励大中型物流企业改造提升现有配送网络,形成网络化冷链服务能力。


六是支持物流企业组建战略联盟。鼓励企业市场化兼并重组、合作经营,提高郴州市物流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七是培育统一协同的运营主体。积极探索物流枢纽运营参与企业间的利益协同机制和业务运作模式。


九、强化物流产学研转化


加快建设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物流技术创新体系,打造需求与供给对接便捷的物流综合性创新服务平台。加强创新培训与创业辅导,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科技型物流企业,激励有潜力的中小物流企业转型升级。从行政审批、财税优惠、金融扶持等各方面对相关的科研团队和物流企业创新创业给予支持,支持郴州市快递行业协会联合本地高校共同建设基于产教融合的郴州物流业“产学研用一体化”基地,积极应用先进物流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第五章重点工程


一、国际保税物流工程


借助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郴州综合保税区物流中心平台,整合区域内铁路、公路、水运等优势资源,举全市之力积极发展国际保税物流。提升郴州海关监管的保税物流业务能力,以郴州海关特色监管区作为集散中心,提供保税物流退税和国际货物集散服务。加快公路、铁路口岸作业区建设进度,依托郴州各口岸平台组织开展国际物流业务。着力打造郴州国际物流集散分拨中心,进一步推动口岸通关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补足当前郴州市缺乏公共型通关口岸服务平台的短板。建成集口岸作业、保税物流、贸易通关及综合服务于一体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和国际物流平台。加快郴州高新区(自贸片区)物流园国际物流服务区建设步伐,为高新区(自贸片区)及周边生产制造业集聚区的进出口企业提供国际物流服务,包括:依托公共查验平台组织开展保税货物的查验、检验、检疫等业务;开展红酒、化妆品等货物的保税仓储和其他保税货物的增值等服务。


二、多式联运物流工程


依托郴州市发展“多式联运工程”物流的契机,整合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建立一体化的多式联运物流体系,减少物流途中卸装转运环节,实现现代物流一单到底、多式联运、无缝链接和高效率运营,培育拥有多种运输手段的新型物流企业。依托湘南国际物流园铁海口岸等铁路物流中心对接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及国省干线公路等物流通道,与广州南沙港、深圳盐田港、珠海高栏港和上海洋山港等建立战略合作发展“无水港”业务,开行“五定班列”,积极发展公铁海多式联运。积极做好湘南国际物流园、高新区(自贸片区)物流园等重点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货物集散和配送中心、末端站点布局。扩张各种运输方式的服务边界,推动多式联运信息化建设,构建跨行业、跨部门的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全面建设区域性公铁海联运物流中心。加快京港澳高速公路宜章现代国际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设进度,以高速公路为依托,发展专线运输业务,提升公路货物的集散能力,建设一个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的现代化、国际性高速物流园。


三、制造业及有色金属物流工程


充分利用郴州市重要的交通区位优势,发挥水、陆、铁多式联运物流,大力发展制造业及有色金属物流业。在苏仙区特别是郴州高新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新材料、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主导产业,快速推进物流基地、整车物流基地建设,整合区域工业物流资源,发展服务于有色金属、石墨及新材料、矿物宝石、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六大支柱和优势产业的大宗工业品物流。实施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支持物流企业开展服务化转型。增加开行面向厂矿、产业园区的“点对点”直达货运列车提高协议制运输比重,扩大大宗物资运量运能互保协议范围。鼓励第三方物流、快递企业配合高端制造业生产制造流程,合理配套物流设施设备,为制造企业量身定做供应链管理库存,“线边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等物流解决方案,实现制造、流通和消费的无缝对接。


高水平运营集有色金属仓储、物流、检验于一体的大型现代有色金属仓储物流检验基地,优化有色金属仓储物流区、有色金属精加工产品仓储物流区和初级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区、多金属集散物流中心和有色金属检测中心功能。重点依托湖南金煌物流有限公司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和信息平台,开展有色金属供应链服务,同时兼顾制造业供应链服务等,构建支撑郴州制造业及有色金属发展的区域性、一体化工业物流体系。高水平运营郴州高新区有色金属仓储物流园。


危货物流变革传统运输方式,建立危险货物公、铁、海多式联运模式。集装箱作业站、货运站、集散中心的规划和实施需要以满足危险货物联运需求为目标,建立危险货物智慧物流服务平台,配备智能罐区、可溯源第三方检测服务,推进构建危险货物智能物联网体系,实现危险货物运输全过程的AI管控,基于数据分析进行危险货物运输管控,实现实时信息互联互通,确保零事故发生率。建立危险货物智能装备产业园,贯通危险货物全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和价值链再造。促进物流贸易一体化和危险货物智慧物流物贸一体化,改变单一物流业务格局,延长物流企业的业务链条,提升危险货物物流企业竞争力与服务水平。


四、电商快递配送创新工程


以全市7个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和2个湖南省电商示范基地为契机,依托重点物流园区,建设适应电子商务产业发展需要的货运配载和多式联运体系、口岸国际物流体系、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和物流信息应用体系。形成以湘南国际物流园为核心、专业物流中心为骨干、配送中心为基础、农村物流站点为补充的物流发展空间框架体系。支持建立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中心。以建设中国(郴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为契机,依托郴州铁海联运、公海联运、郴州国际快件监管中心,通过整合中欧班列(郴州)跨境电商、常态化湘粤港澳直通车和开通海陆空转关通道等方式打通郴州物流服务通道,进一步提升国际物流货运保障能力,形成流程规范、综合服务体系完善的跨境电子商务智能物流平台。引导快递企业完善优化快递物流网络布局,加强快件处理中心、航空及陆运集散中心和基层网点等网络节点建设,构建层级合理、规模适当、匹配需求的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网络。鼓励有条件的跨境电商企业与快递物流企业(总部)布局海外仓、边境仓,建设物流基地。以郴州至波兰马拉舍维奇的“中欧(郴州)跨境电商班列”正式首发为基础,扩大郴州直接连通世界主要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新格局。


加快郴汽集团与中通快运(郴州广通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力度,充分整合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开通郴州市内货物配送专线,全力打造郴州一流的智慧城乡配送物流服务体系。根据城市生活和电商产业发展要求,发展共同配送,构建“配送中心+末端网点”的配送服务网络,开展面向全市的配送组织业务。推广应用智能快(邮)件箱、快递柜,组织开展智能快(邮)件箱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商务区,集约布局、共建共享智能终端配送设施,打通城乡配送网络“最后一公里”。重点依托金煌物流联航速运,实现金煌物流由传统的工业物流链向城乡配送市场的扩展,形成“互联网+城乡配送"的新业态项目,努力打造郴州最大的城乡配送物流集散地。完善城乡配送网络体系,统筹规划布局物流园区、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等三级配送节点,积极推进“农产品进城”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物流渠道建设。建设标准化的城市共同配送基础设施,探索建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城市共同配送大数据信息平台。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在全市优化完善“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物流配送站、村级配送网点”三级物流配送网络,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农村物流龙头企业,构建规模适度、信息化与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发挥邮政企业网络优势,试点“邮快合作”模式、探索“快快合作”模式,建好全国“快递进村”试点城市,发展“交邮融合“创新农产品电商快递微循环模式”等多种融合发展模式。


五、农副冷链物流工程


加快湘南国际物流园内的冷链物流区建设,推动冷链业发展。以郴州市中心城区为核心,打造农产品、畜牧及水产品的信息追溯体系公共平台,制定或贯彻相关冷链物流产品的质量和标准规范。围绕湖南-粵港澳大灣区冷链物流大通道的冷链冷鲜产品直配体系、辐射赣粵闽地区的冷链多式联运体系、“最先一公里”农村冷链储藏物流体系、覆盖全市范围内的“最后一公里”地区配送体系,整体打造由内及外的三层冷链物流架构。加快农村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市区要围绕当地优势特色农产品,建设区域性农产品集配交易区、农产品产地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形成县、乡、村三级冷链物流体系,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重点建设以服务湘南,面向粵港澳大湾区的冷链交易市场,建设以农产品中转和仓储加工为主的资兴、宜章、临武、汝城、嘉禾、安仁特色农产品物流中心。


六、现代供应链创新工程


郴州作为全国商贸物流节点城市,要紧紧抓住全国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的机会,以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契机,完善全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三次产业完善供应链,发挥供应链链主企业的引领、整合作用,聚焦农产品、制造业、服装等重点行业供应链,以物流标准化为切入点,提高供应链协同化水平,加快推动郴州市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


三次产业供应链发展措施


现代农业供应链


整合临武鸭、东江鱼、水兴冰糖橙、宜章脐橙、东江湖蜜桔、桂东玲珑茶等多个特色品牌,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技术为支撑,深入产品生产源头集采,提供集中央仓储、采购、加工、分销、物流、配送、金融和大数据分析为一体的一站式供应链服务,打造面向全国的开放式现代供应链平台。以供应链理念促进农村物流供需精准匹配和提质升级,促进物流配送与农业、加工制造、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行业协同融合发展。鼓励物流配送企业整合供应链资源,构建采购、分销、仓储、配送供应链企业协同平台,推动农产品、工业品双向流动,实现城乡物流高效对接。发挥快递末端网络优势,直接对接农村农产品生产与城市市民餐桌消费,构建农产品快速供应链体系,利用快递前端直达乡村农户家庭,为农民提供精选、加工、包装、快递物流服务,利用快递后端直达城市小区市民,为市民提供本土农产品挑选、购买、配送到户服务,建立郴州本土区域内循环经济。


现代制造业供应链


借助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为区域内生产加工和制造业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大力推动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依托郴州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和矿物宝石的重要产地,以有色金属制造和矿物宝石加工为供应链业务的发展重心,通过物流企业与制造业企业的深度合作,让物流逐步深入到制造业原材料采购端包采、原材料库存管理、生产数据采集、产成品包销、物流运输等环节,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强化供应链连接,联通制造业与服务业,降低制造业库存资金积压,降低工厂资金使用成本,为企业提供产运贸--体化的供应链服务。


商贸流通供应链


依托湖南金煌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开展商贸流通领域的供应链服务,为郴州本地大型企业提供所需的供应链服务。以物流园、连锁超市、便利店、社区店为运营基础,打造跨界融合、平台共享、共融共生的商贸流通供应链体系。整合链条上供应商、分销商、销售商、仓库、门店、消费者、第三方物流公司、金融机构等环节,加强与生产厂家、基地的源头直采,构建门店、大仓、供应商三级补货体系,搭建库存管理数据平台,最终形成集品牌营销、金融服务、网上交易、各类增值服务为一体的分销型供应链体系。通过分销供应链平台,为供应商、品牌商提供一站式供应链服务,帮助供应商、品牌商优化渠道,快速直供终端,实现流通效率最大化,促进流通降本增效和供需匹配,重塑商品流通体系。


七、应急物流保障工程


强化战略保障和应对急需功能,增强防范抵御重大风险能力。提升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能力,实现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吃穿用住12小时保障到位的能力。


提升应急物流协同保障能力。强化各部门间、军地间、企业间的协同保障能力,建立全市统一协调、反应迅捷、运行有序、高效可靠的应急物流协同保障体系,建设集满足多种应急需要为-体的物流中心,支持全市5A.4A企业完善应急物流运作能力,确保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应急物流供应链不断链。


提高应急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全市统一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加强部门间有关数据的交换共享,规范协调调度程序,优化信息流程、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推进应急生产、流通、储备、运输环节的信息化建设和应急信息交换、数据共享。在突发事件交通管控条件下,通过分区分级、大数据跟踪等精细化管理方式,保障应急物流车辆通行。


增强物流设施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应急物流基础设施,梳理承担生活必需品、医疗物资供应、物流中转的重要仓储、配送设施,确定并及时更新关键物流设施清单,提升重大物流设施抗灾能力和快速恢复能力。通过强化专用仓储、隔离区、快速中转换装等功能,打造郴州市医疗应急物资储备库、郴州市粮油储备及应急加工等一批平时服务、急时应急的应急物流关键设施基地。重点依托槐树下货运站、北湖机场、郴州西站、郴州火车站等场站实现应急物资快速运输和快速抵达。


八、航空物流工程


大力发展以航空货运为特色的航空物流产业,构建集航空货运、陆空联运、快递集散于一体的航空物流体系。


重点培育航空货运。在北湖机场航空客运的基础上,积极与国内航空公司对接,引进基地航空公司、航空货代公司,快递公司发展客机腹仓载货业务,扩大货运能力。支持桂阳翔龙通航和顺丰快递合作的无人货机项目,推动无人机货运业务发展。整合全市水产、水果、花卉等鲜活物品,贵金属、电子信息产品、贵重机电产品、航空零部件、航空快递件以及周边地区(永州、韶关等)航空运输需求,通过加密至北京、上海、成都、昆明、重庆、杭州、三亚、海口、青岛、西安、大连、南宁、南京、乌鲁木齐、厦门等城市客运航班,做大航空货运市场。利用郴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主阵地的区位优势,适时开通北湖机场口岸出入境业务,设立海关、检验检疫等临时口岸,推动郴州市本地产品直达境外,提高郴州市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大力发展航空快递。北湖机场力争同期开通货运功能,瞄准国家鼓励发展快递型货航和支持全货运航空公司设立的契机,努力对接“四通一达顺丰”龙头快递企业,利用其正在全国布局航空快递中心(其中顺丰、圆通已成立货运航空公司)的有利时机,以及郴州市辐射湘粵赣三省经济腹地、周边缺乏干线机场、省内航空快递集散仍需走长沙机场的优势与现状,争取上述快递企业在郴州北湖机场建立区域航空物流中心,发展区域航空件集散分拨及延伸服务业,带动郴州市电商物流创新发展。


积极对接公路物流。与郴州市商贸物流、生产性物流和城市配送融合发展,对接湘南国际物流园、郴州高新区(自贸片区)综合物流中心、郴州经开区物流中心及各县市物流中心,采用卡车航班的模式,开通公路物流园(中心)-航空物流园的固定货车班次,加快商品货物由商贸市场、工业园区至北湖机场的运输中转。形成北湖机场-各物流园(中心)-各物流、快递公司营业网点的航空物流中转集散网络。


第六章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以郴州市推进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为我市物流业发展的组织机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综合协调、宏观指导、运行调控、督促检查的职能作用。建立领导小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以及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发挥郴州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行业协会在物流运行监测、标准定制、社会物流统计、课题调研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政府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各县市区要积极落实,上下联动,凝聚合力,促进全市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大政策支持


落实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国、省、市出台的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支持政策,切实减轻物流企业负担。促进现代物流业市场各种经济主体发展,鼓励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重大项目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优化物流业营商环境。


提供用地支持政策。依法保障现代物流业合理的用地需求,切实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合理确定建设用地规模,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和结构,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和集约用地制度。鼓励支持利用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建设物流设施或提供物流服务。物流业发展规划中确定的重点物流项目新增建设用地,在本地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内优先安排。对国家级、省级示范物流园区新增物流仓储用地给予重点保障,建立用地审批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物流智能化改造环节中属于省市优先发展产业目录之内的,享受工业出让价政策,执行评估价。凡经审批纳入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物流园区用地、物流中心的物流企业生产性物流用地享受工业用地政策,参照工业项目类办理相关报建手续。


整合专项资金支持。利用各级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支持重点物流项目建设、物流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物流人才培养、企业奖励、品牌建设等。对于总部设立在郴州且按时缴税的授牌A级企业,按照层级梯度给予奖励。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新引进的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物流企业、跨省域地区总部设在郴州的物流企业,按照注册资金或税收额度进行梯度奖励。鼓励推动物流产业信息化,鼓励物流企业加大品牌创建力度,按市政府有关规定落实奖励和补贴。对通过“三同”铁海联运班列到达郴州铁路货站的“深郴欧、粤郴欧”班列给予运费补助,对郴州铁路货站以组合港发运的班列运营企业给予运营补助;对通过深圳、广州铁海多式联运到达郴州铁路货栈的货物(含实际消费使用单位为郴州市内企业但由省外企业代理进口的货物)给予铁路运费补助;对郴州铁路货站始发的内贸班列线路予以补助;推行“三同”班列,对注册在郴州市辖区内企业通过郴州国际内陆港与深圳、广州等“三同”铁海联运线路给予铁路运费和集疏费补助。


大力强化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与物流服务商合作,为客户提供融资担保、存货质押、仓单质押、统一授信等增值服务。鼓励物流企业利用融资租赁方式,解决大型设备、运输工具购置等融资问题,通过返租方式降低资金占用,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增资扩股、内联引资、中外合资、股权质押贷款以及供应链融资等途径筹集项目建设资金。


三、强化人才保障


重点依托湘南学院、郴州高职院、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及相关培训中介机构对现有工商企业、物流企业的在职人员及政府有关部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将物流专业人才和物流专业技能培训纳入全市培训计划。鼓励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面向市场化的物流专业。鼓励职业院校与市属物流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切实培养适合我市物流发展的专业人才。引进紧鋏高级物流人才,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将物流专业人才纳入人才引进计划,对引进到我市工作的物流人才按《郴州市引进企业高层次人才暂定办法)》和“林邑聚才”计划等有关规定落实政治、经济待遇。


四、优化发展环境


深化物流行业“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行极简审批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规范物流市场秩序,落实物流行业减税降费、降本增效系列政策措施,加强行业自律,营造有序竟争的市场环境。出台物流车辆市区通行分类管理措施,加大对新能源物流车辆、温控配送车辆、标准化配送车辆的便利通行支持力度,有效解决物流运输市场目前存在的“小散乱差”车辆进城难、停车难、装卸难、回程配货难等问题,提高配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提.升城市物流配送行业发展整体水平。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物流智库、物流企业联盟的桥梁纽带、智力支持与双向服务作用,提升物流业服务水平。积极支持培育本市的物流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竞争力强、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努力发展和引进第三、第四方物流企业,提高企业物流外包服务比重,提高行业附加值。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建立和实现物流企业简易注销和退出的制度化、规范化与便利化。


郴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12月17日

好货运客服微信

本文网址:http://www.hhbwlhy.com/a/606.html 编辑:好货运,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