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
400-888-0826

好货运客服微信

常州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原文)

TIME:2022-06-15 09:24:38 HOT:0来源:常州市人民政府
栏目分类 好货运广告 猜你喜欢

常州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是连接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打通供应链、协调产业链、创造价值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常州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江苏中轴的交汇枢纽,承东启西、联动南北的枢纽地位突出,也是长三角一体化中心区城市、苏锡常都市圈中心城市,高标准建设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是常州实施“532”发展战略、聚力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重要支撑。为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全面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效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引领水平,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支撑常州现代化建设,根据《江苏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1. 物流规模效率稳步提升。


2020年,全市实现社会物流总额23760亿元;完成物流业增加值413.5亿元,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3%;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为13.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物流运行质量和效率有所提高。2020年,全市完成综合货运量13755万吨,较“十二五”末增长11%。其中公路货运量10948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1066995万吨公里,与“十二五”末基本持平;水路货运量2653万吨,较“十二五”末增长32%;铁路货运量153万吨,较“十二五”末增长35%;机场货邮吞吐量1.9万吨,与“十二五”末基本持平。2020年,常州港货物吞吐量5442万吨,较“十二五”末增长50%;集装箱吞吐量35.1万标箱,较“十二五”末增长59%;快递业务总量3.2亿件,“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23%;快递业务收入50.2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21%。


2. 基础设施网络逐步完善。


交通和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全市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实现了较大发展,全市交通线网总里程达到10301公里。重大交通设施方面,常泰过江通道开工;苏南沿江铁路加快建设,京沪铁路常州站一体化改造完成;常溧高速、溧高高速建成通车,常州至宜兴高速、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溧阳至宁国公路快速推进;芜申运河溧阳段航道整治工程及锡溧漕河前黄枢纽工程扎实推进。公路设施方面,常州市公路总里程达8715公里,基本形成“三横二纵多联”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06公里,公路网密度与质量处于全省领先水平。铁路设施方面,境内京沪高铁、沪宁城际、京沪铁路、宁杭高铁与新长铁路5条铁路,形成“四横一纵”铁路网格局,通车总里程达183公里,铁路发展快步迈入高铁时代。航道设施方面,常州市内河航道网里程达1155.69公里,干线航道网里程148.14公里,拥有码头泊位334个,干线航道和船闸通航保证率均处于全省前列。航空设施方面,常州机场按4E级改造完成,获批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服务能力大幅攀升,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49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万吨。


3. 物流供给主体不断壮大。


物流企业数量不断增长,截至2020年底,常州市物流企业和经营户共计1.6万户,其中5A、4A、3A级物流企业分别为5家、17家、23家,省级重点物流企业23家。物流园区集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全市拥有常州综合物流园等3个省级示范(重点)物流园区,2020年合计入驻企业1868家,吸纳就业人数近2万人,年货物吞吐量5779万吨,营业收入420亿元,上缴税收15亿元。全市拥有省级重点物流基地8家,占全省比重10.6%。重点物流项目加速推进,“十三五”期间总投资超5000万元的物流项目17个,总投资53.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6亿元。


4. 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涌现。


全市在智慧物流、多式联运、网络货运平台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创新应用场景。智慧物流方面,顺丰运输等企业纳入全市智慧物流主体培育试点。物流园区智慧化方面,凌家塘物流中心等物流园区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园区的广泛应用。多式联运方面,综合港务区创新运输组织模式,开通了常州—芦潮港(上海洋山港)海铁联运班列,共完成进出口集装箱发运量1.23万标箱,实现“公转铁”货物运输量16.88万吨。江苏奔牛港物流中心是江苏省首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组织了2条公铁联运线路以及1条铁水联运线路。网络货运平台方面,政成联盟平台实现物流营业收入10.5亿元,货满满物流供应链管理平台总交易额9.5亿元,被评为省互联网平台经济“百千万”工程重点企业。


“十三五”期间,全市统筹推进物流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物流发展质量水平逐步提高。但同时,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空间布局合理性有待增强。全市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网络体系尚未形成,部分物流园区及物流基地大多围绕交通枢纽、产业集群自发形成,在空间上形成了大量的物流集聚区域,但缺乏统一高效的组织管理机制、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支撑和物流网络化协作。


二是物流枢纽服务能级有待提升。尽管常州具备京杭运河、长江航道、京沪铁路、常州机场等公铁水空综合交通优势,但并未形成高效协作的多式联运物流服务体系,临近港口或铁路货场的物流园区(中心),在公铁水联运设施及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滞后,枢纽的服务能力、设施体系等不足以支撑常州长三角中轴枢纽建设。


三是物流主体竞争力有待提高。全市物流主体的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三方物流市场体系尚不成熟,物流服务模式与管理技术创新不足,物流设施和装备的信息化、标准化、自动化水平不高,传统仓储设施比例较大。大部分物流企业不能提供物流信息、流通加工、物流方案设计等增值服务,不能满足大型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的需求,为高端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能力弱,一体化的物流运作方式有待加强。


四是物流业态引领水平有待提升。当前物流业态布局普遍依托高速公路、港口、铁路等交通枢纽布局,与本地特色产业集聚区布局不匹配,导致物流业与制造业存在一定脱节,产业配套物流设施建设不足或契合度不高,深层次的供应链物流服务难以有效开展,物流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存在一定障碍。


(二)面临形势


1. 构建新发展格局及多重战略叠加,为提升物流枢纽能级提出新挑战。


我国提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常州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结点,应加快畅通国际国内物流通道,构筑适应国内、连接国际的双循环物流枢纽网络,进一步增强物流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增强服务供给体系与国内制造和消费需求以及开放型经济的适配性,提升物流业对新发展格局的支撑引领能力,大力提升枢纽服务能级,实现枢纽协同一体化、网络设施一体化、物流服务一体化,进而抓住对外开放、物流通道、区域一体化等优势机遇,打造常州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新通道。


2.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深入落地实施,为发挥集聚辐射优势创造新机遇。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提出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打造“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随着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推进,苏锡常一体化、常泰跨江融合发展组团更趋紧密。常州地处长三角几何中心,随着长三角全球化程度的持续深入和网络化格局逐步生成,常州有能力参与区域发展格局,常泰过江通道的建设打开了常州参与长三角产业协同体系的大门。常州是长三角一体化中心区城市、苏锡常一体化中心城市,承东启西、联动南北的枢纽地位突出,需要充分发挥物流比较优势,发挥枢纽集聚辐射优势,不断增强供应链组织能力,主动承接长三角功能外溢,推进物流跨区域设施联通、资源共享、协同运作、区域共治,加强与苏北、浙西南、皖南等地区的深层合作,拓展南北向及东西向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分工。


3. 高标准建设长三角交通中轴,为布局现代化物流体系提供新支撑。


常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发展定位,到2025年实现3小时通达全国重要城市,2小时畅行江苏全省,1小时通达长三角城市群重点城市,建成以常州中心城区为中心,覆盖市域及周边市县的0.5小时交通圈。常州需要充分发挥“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米字交汇”的区位优势,进一步贯通东西南北运输大通道,干线航道通江达海,开通国际地区货运航班,为建设枢纽引领、网络畅通、产业协同、智慧高效的现代化物流体系提供新支撑。


4. 新一代科技技术革命加速渗透,为智慧物流全面发展提供新动能。


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物流数字化转型升级。江苏省被列为全国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十四五”期间,智慧物流将是实现区域物流跨越式发展、赶超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常州涌现出易呼通、车联天下、政成物流、依路物流等一批网络货运平台及顺丰速运、常运物流等智慧物流主体。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智慧物流为主攻方向,全面推进物流技术、业态、模式和管理创新。实现物流资源要素的全面数字化、可感知、可追溯和信息共享,以智慧物流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模式转型,建设万物互联的智慧物流新生态。


5. 现代产业体系迈向价值链中高端,为物流与产业深度融合拓展新空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伴随现代产业体系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生产物流和消费物流体系重构,将推动供应链管理、精益物流等细分领域快速发展。常州作为先进制造业城市,已形成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拥有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智能电网、太阳能光伏等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石墨烯产业跻身国际前沿。常州推进“国际化智造名城”建设,要充分发挥物流在塑造供应链竞争优势上的关键作用,深化物流与实体经济链条的高效协同,加快构建创新引领、要素协同、安全高效、竞争有力的产业供应链体系,提升现代供应链服务水平和价值创造能力。


6.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为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创造新需求。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新零售、直播带货、门店到家等新模式加速创新,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物流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时效化等新特点。常州规划至2030年常住人口达650万,人均GDP达25万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低于40%,将形成经济总量高、消费能力强的发展格局。应构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沟通城乡、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城乡物流运行体系,完善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站等物流网络,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物流服务短板,重点提升电商物流、快递快运、即时物流、冷链物流等细分领域的服务水平,为新型城镇化和居民消费升级提供物流保障,更好的满足居民生活消费物流需要。


二、发展总纲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标准建设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为总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物流业“降本、增效、提质”,着力优化物流空间布局,着力提升物流枢纽能级,着力提升物流主体竞争力,着力提升物流数智化、绿色化、国际化水平,着力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建成枢纽引领、网络畅通、产业协同、智慧高效的现代化物流体系,为常州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实施“532”发展战略,奋力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列提供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物流市场主体活力,提高物流要素配置效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规划引领性和约束性,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全面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


统筹兼顾,集聚集约。统筹国内国际物流、城市和都市圈物流、城乡物流发展,着力推进物流资源整合,推动物流资源进入园区集聚集约发展。聚力港口物流领先发展、公路货运资源整合发展、航空物流突破发展、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钢贸物流集聚发展,更好实现物流要素与经济发展要素协同。


优化布局,提升供给。优化物流空间布局,加强物流布局与交通网络、产业布局的适配性,充分整合存量物流资源,进一步优化物流空间资源配置。提升物流主体的有效供给水平,坚持高质量发展,着重补齐物流集疏运设施短板,优化物流现代化服务体系,推动物流提质增效。


区域协同,畅通内外。围绕港口、机场、高速公路交汇点等交通设施打造物流产业集群,充分发挥物流枢纽支撑引领作用,融入区域物流网络,提升常州长三角中轴枢纽战略地位。加强常州与长三角、华东地区乃至国际物流的协同发展,构建开放协作的高能级物流网络,提升常州参与跨区域乃至全球资源配置的竞争能力。


创新驱动,绿色发展。顺应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趋势,加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集成创新和制度创新,积极探索新型物流业态,推进5G、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推进智慧物流试点经验全面推广,全面提升智慧物流发展水平。倡导绿色物流理念,推广绿色物流技术装备、绿色物流作业模式应用,推动常州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三)发展定位


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引领,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契机,以一体化、高质量为特征,发挥综合交通优势和产业集聚优势,将常州打造成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重点打造“一中心一高地一枢纽”:


长江中下游多式联运物流中心。


充分发挥常州在长江经济带中的区位优势,依托常州交通网络的相对优势地位,以日益增长的中转联运物流需求为基础,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体系的优化,完善沿江港口、铁路货场、机场物流服务体系,开展区域性中转联运物流服务,打造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物流联运转运枢纽。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促进港口与公路、铁路等交通方式的高效衔接,大力发展河海、海铁、公铁、铁水联运,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沿海及内河港口的对接,打造长江中下游多式联运物流中心。


江苏物流业制造业融合高地。


以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发展思路,以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为依托,开展面向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工业和能源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碳复合材料、生物医药、5G通信等高成长性产业链原材料采购和产品分销的供应链服务,建成功能完备、设施健全的供应链物流体系,打造具有较强综合服务能力的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高地,支撑常州国际化智造名城城市定位。


长三角中轴物流枢纽。


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契机,强化铁公水空多式联运、区域分拨、分销配送功能,依托沪宁铁路、沿江高速公路、常溧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常泰过江通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发挥医药、纺织、新材料、照明、电子产品等产业优势,以及灯具、花木、果蔬、工业原材料等集散优势,集聚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建设面向长三角城市的集采共配平台、跨境电商平台、贸易分销平台,构建枢纽引领、通道支撑、衔接高效、辐射带动的“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打造长三角中轴物流枢纽。


(四)发展目标


发挥综合交通优势和产业集聚优势,聚焦物流枢纽能级提升、物流服务效率提升、物流产业水平提升。到2025年,基本形成高能级的物流枢纽网络,建立起高效便捷、集聚集约、安全有序的物流服务体系,物流产业空间布局持续优化,物流企业竞争能力显著提升,物流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显著提高,物流新业态不断涌现,物流降本增效取得明显成效,将常州物流产业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区域辐射力、行业影响力的区域性产业集聚高地,基本确立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地位。具体目标如下:


物流服务质量效率显著增强。


全社会货运量超过1.6亿吨,海港货运吞吐量6000万吨以上、集装箱吞吐量40万TEU以上、空港货邮吞吐量5.2万吨以上,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降至11.6%,形成“核心区+物流枢纽+物流中心+末端配送”的物流服务体系。多式联运、民生物流等重点领域的服务品质明显提升,智慧物流、应急物流等专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货物运输结构明显优化,大宗货物实施“公转铁”“公转水”成效明显。


物流网络通达性显著提升。


骨干物流网络不断健全,“干线运输+区域分拨+城乡配送”的网络基本形成,物流基础设施现代化和集疏运网络便捷化程度居全省前列。陆路、航空、内河物流通道畅达性明显提升,实现与泰州、淮安等苏中苏北地区及湖州、上海等区域物流通道的联通,成为长三角中轴物流枢纽。县域物流网络不断完善,基本形成100%覆盖镇村的城乡配送网络。


物流枢纽服务能级显著提升。


通过布局优化、整合提升、功能拓展,积极推动物流枢纽和物流园区建设,到2025年,建成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打造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核心区及常州南站物流枢纽、武南物流枢纽、苏浙皖物流枢纽,创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3家以上省级物流枢纽。常州港开通3条以上集装箱国际直航航线,常州机场引进5架左右全货机、开通3条以上国际货运航线,海铁班列实现每天两班,物流枢纽经济效应充分显现。


物流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物流主体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运营能力不断增强,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物流市场运作主体,一批具有国内外市场资源整合力的物流及供应链企业,一批模式新颖、技术先进、竞争力强的物流示范企业,一批设施联通、功能联合、平台对接、资源共享的物流服务品牌。


物流智慧绿色水平显著提升。


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在物流领域的覆盖率大幅度提升,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和新型智能装备在物流领域广泛应用。打造1-2家物流园区智慧化改造示范标杆,智慧物流试点经验得到普及推广。物流设施设备绿色化水平明显提升,城市新增和更新轻型物流配送车辆中,新能源车辆比例达到80%。


(五)发展重点


1. 一批物流设施


立足新发展阶段,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以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运行体系为目标,围绕铁路货场、高铁枢纽、长江及京杭运河港口等交通枢纽,加快建设一批重点物流设施,推动与苏州、无锡、南京等周边城市国家级、省级物流枢纽及示范物流园区的跨区域业务协同,进一步拓展物流通道、融入区域性物流网络,构建区域物流网络体系。


2. 两大物流网络


辐射区域的物流网络。围绕国内国际商贸流通、生产制造物流需求,以畅通物流运行全链条为目标,以长江及运河港口、常州机场、高铁枢纽、铁路货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加快畅通新物流大通道,接入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东盟等区域及国际性物流网络,推动海陆空铁“多点联动”,形成内畅外联、陆海统筹的物流网络。


服务城乡的配送网络。响应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新发展要求,加强城乡配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共同配送服务平台建设,推动配送物流结点与海陆空铁枢纽融合对接,着力整合优化城乡最后一公里配送资源,构建干支配一体化、城乡配送一体化的城乡配送网络。


3. 三个公共平台


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围绕物流、制造、商贸等企业的物流运营需求以及行业治理需求,协调组织工商、税务、银行、保险、法律等多部门参与,依托5G、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物流信息标准化体系和物流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加快物流信息利用模式创新,探索物流大数据分析功能,打造高效规范、安全有序的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物流资源交易平台。围绕社会物流基础设施资源及物流服务资源的交易需求,引导物流、制造、商贸等企业积极充分释放物流供需信息,建设物流资源要素交易平台,开展挂车等运输工具、集装箱、托盘等标准化器具及叉车、吊车等装卸搬运设备的租赁交易以及运力资源和仓储资源交易,提高各类物流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效率和循环共用水平。


产业融合协同平台。以助力常州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为目标,围绕本地特色制造产业的采购、生产、加工、分拨、分销等供应链物流需求,引进和集聚专业化供应链物流企业,引导建设提供采购分销执行、集采集配、仓配一体、统仓共配、公共外库等供应链服务的现代供应链协同平台,提升常州地区供应链协作水平。


4. 四类服务体系


多式联运体系。发挥常州公铁水空综合交通优势,加快完善临长江、临运河、临空港、临铁路货场的物流结点多式联运设施,推进公共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建设,集聚社会多式联运物流资源,构建信息共享互通、业务协作协同的多式联运体系。


现代供应链体系。依托常州雄厚的制造业产业基础和商贸流通产业基础,完善产业物流配套设施,加快培育供应链服务企业,大力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农业深度融合发展,围绕各大特色产业集群和商贸市场集群打造供应链服务集群,共同构建现代供应链体系。


民生物流体系。围绕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加快推进社区零售、直播社交电商、产地直采直销等消费零售模式创新,加快完善商超零售、电商快递、农产品及冷链物流等配套物流设施布局,加快建设覆盖农村的城乡一体化配送网络,重点发展同城配送、统仓共配、冷链配送等城乡配送业态,构建全域覆盖、保障有力、服务多样的民生物流体系。


应急物流体系。加快完善应急物流指挥体系顶层设计,打造基于区块链、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急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布局一批粮食、药品及其他应急救援保障物资储备库,制定由多个物流企业加盟的应急物流预案,构建快速响应、高效运作的应急物流体系。


三、空间布局


(一)布局优化思路


以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核心区为龙头,打造若干物流枢纽,除服务本地产业与生活消费,也要承担区域集聚辐射功能。依托主要交通枢纽和产业集聚区,形成“核心区+物流枢纽+物流中心+末端配送”的物流网络体系。


打造核心枢纽。依托长三角交通中轴建设,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围绕“一中心一高地一枢纽”发展目标,做大做强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核心区,规划建设常州南站物流枢纽、苏浙皖物流枢纽、武南物流枢纽。


优化物流网络。综合考虑交通枢纽、产业集群和城乡生活物流布局,提出常州市物流空间布局的总体结构,形成以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核心区为龙头、以物流枢纽为重点,以物流园区(中心)为支撑,以配送中心、末端网点(配送站)为补充的物流服务网络。


提升服务能级。以打造枢纽结点、畅通物流通道、完善物流网络为核心,存量提升和增量拓展同步实施,加快物流业态转型升级,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农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构建现代化物流服务体系。


推动市场升级。推动传统商贸物流集聚集约发展,重点推进农副产品、钢材、灯具、纺织、花木等专业市场优化布局,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二)总体布局方案


结合常州市物流布局现状、货运通道建设、产业规划布局等,确定常州市重要物流结点空间布局为“1核心3枢纽8中心”。


1核心——依托核心资源设施、交通枢纽


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核心区(依托常州港、常州机场、奔牛铁路物流基地及常泰通道、德胜河区域,建设临港物流园、空港物流园、综合物流园、常泰物流园)


3枢纽——依托主要交通通道、骨干路网


常州南站物流枢纽(依托常州南站交通枢纽、两湖物流园)武南物流枢纽(依托武南物流园、新长铁路运村站)苏浙皖物流枢纽(依托溧阳中关村物流园、苏浙皖边界市场)


8中心——与主要工业园区、专业市场匹配


金坛物流中心、金坛港物流中心、东港集装箱物流中心、应急保供物流中心、运河钢贸物流中心、钟楼邹区物流中心、凌家塘物流中心、东部物流中心


(三)物流核心布局


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跨江融合中轴崛起战略机遇,依托常州港、常州机场、奔牛铁路物流基地、常泰过江通道及德胜河,发挥海陆空高度集聚优势,以滨江经开区、常州空港产业园为产业集聚载体,开展多式联运、供应链物流、中转集散、大宗商品交易、跨境分销、航空物流等功能,围绕 “四园”(临港物流园、空港物流园、综合物流园、常泰物流园)布局,重点建设“江海河铁公水”多式联运物流基地、长三角供应链协同基地、综合保税跨境贸易集散基地、港口及铁路集装箱ICT基地、航空物流集散基地,打造江苏中轴崛起、跨江沿江联动发展战略的“试验区”,长三角中轴核心物流枢纽门户。


临港物流园:依托滨开区产业基础,为常州及周边区域高端制造业产成品向内陆板块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转运提供江海河铁公联运支撑,推进高端制造、大物流产业集聚,建设内陆集装箱集并场站(ICT)及保税物流中心,成为跨江联动中轴崛起桥头堡。


空港物流园:利用紧邻常州机场的航空交通优势,围绕空港产业园临空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国际国内航空快递集散、货物转运、保税仓储、航空冷链物流、空铁联运、跨境电商、航空会展等,同时根据航空货运联运的货量需求,建立卡车转运中心和陆水空转运集散中心,吸引铁路货代、水运货代入驻,开展联运产品服务,拓展增值业务,打造航空物流集散基地。


综合物流园:强化奔牛港铁路货运集疏运为主的属性,推进铁路西货场(苏南铁路集装箱集运中心)、大宗物资交割中心、多式联运物流基地等功能平台建设,打造以大宗商品生产资料展示交易和集散为主的大宗物流及集装箱中转运输集散基地。


常泰物流园:依托常泰过江通道与江宜高速交汇的优势以及临近德胜河港区的水运优势,借助长三角中轴枢纽建设,强化集聚辐射能力,着力打造面向常泰地区的区域综合物流园区。


(四)物流枢纽布局


1. 常州南站物流枢纽。


主要依托常州南站交通枢纽、常溧一级公路、夏溪花木市场、两湖创新区,在“一园一站”(两湖物流园、常州南站)形成一批以供应链物流、商贸物流、智慧物流、干支一体、区域分销、高铁快运、高铁快递、智能物流等为主的产业集群,为“两湖”区域的花木、光伏、石墨烯、医疗器械等特色产业提供仓储、配送、运输、流通加工等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为常州及周边城市快消品、高成长性产业提供高铁快运、高铁快递及区域分销等物流服务,打造辐射长三角城市群的高铁物流枢纽。


两湖物流园:为“两湖”区域的花木、光伏、石墨烯、医疗器械等特色产业提供仓储、配送、运输、流通加工等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为常州及周边城市的快消品、高成长性产业提供仓储、集送集配等物流服务,打造特色产业物流集散中心。


2. 武南物流枢纽。


利用新、老锡溧漕运河、新长铁路、青洋路苏锡常南部通道的综合交通优势,依托武进区制造业基础,以“一园一站”(武南物流园、新长铁路运村站)为核心,开展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中转联运、分拨集散、仓储加工等完善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同时承接钢贸物流功能转移,打造立足常武、服务华东、面向全国的物流枢纽。


武南物流园:依托武进区制造业基础,开展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中转联运、分拨集散、仓储加工等完善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同时承接钢贸物流功能转移,打造区域性综合物流园区。


3. 苏浙皖物流枢纽。


利用宁杭高速、芜申运河、溧广高速等交汇的区位交通优势,依托苏皖合作示范区,以“一园一市场”(溧阳中关村物流园、苏浙皖边界市场)为核心,以溧阳“2+2+X”产业集群为载体,培育和引导一批以大宗商品加工交易、公水联运、智慧物流、冷链物流、区域配送为主的产业集群,整合安徽郎溪、广德物流资源,拓展南北向辐射带动作用,打造辐射浙西南、皖南区域的苏浙皖物流枢纽。


溧阳中关村物流园:依托1000吨级港口公用码头实现多式联运,并加强与省港口集团合作,通过航道网与周边地区互通,为周边地区产业发展提供原材料及产成品的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


苏浙皖边界市场:建设农产品批发中心、冷链物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电商及数据发布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商务配套中心等,打造成为服务溧阳、面向苏浙皖、辐射长三角的集农产品冷链仓储、冷链运输、冷链加工于一体的特色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


(五)物流中心布局


1. 金坛物流中心。


依托金坛两条高铁十字共站形成的枢纽条件和高铁枢纽物流设施及金坛港、340省道和规划中常金快速路等交通设施资源,招引公路港项目,建设公共仓储、保税物流设施、配载设施及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大力发展智慧物流、高铁物流、区域分销、保税物流、跨境电商,推动公路物流业态模式创新和转型升级,打造面向长三角地区的先进制造业供应链基地、高铁快运中心、智慧公路港、智能集配平台。


2. 金坛港物流中心。


建设成为具有仓储加工、中转联运、交易等功能的服务于金坛支柱产业的供应链物流结点,重点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搭建高效稳定的集装箱河海联运服务体系,打造常州西部水陆联运中心。


3. 东港集装箱物流中心。


依托常州经济开发区、武进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遥观工业区等,设立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重点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海河联运、水水中转、保税仓储、物流金融等服务,打造内河集装箱物流集散中心。


4. 应急保供物流中心。


借助国家“四横八纵”粮食物流线路,畅通国际国内粮食物流通道,与常州一江之隔的益海嘉里泰州米业公司联动,作为其中转集散中心,积极承接国内外粮食和物资集散中转,着力打造北接苏北、东北,面向华东的应急保供物流中心。


5. 运河钢贸物流中心。


承接沿京杭运河钢贸物流集聚区的钢铁物流转移,建设服务钢材等生产资料,具备交易、仓储、加工、配送等服务功能的专业物流中心,打造常州钢贸物流中心。


6. 钟楼邹区物流中心。


充分集聚和整合公路物流资源,集成公路干线集配货、零担快运、联托运、供应链仓储、信息服务、智能调度等功能,采用“线下园区+线上平台”的方式,实现与城市配送、“仓到仓”等细化服务的高效衔接,打造辐射长三角城市群的智慧物流港、城乡配送中心、智慧物流服务平台,实现干支配高效衔接。


7. 凌家塘物流中心。


依托已有的农产品优势以及G312、宁常高速的区域交通优势,整合农副产品产业链,开展冷链配送、城市配送、干线运输、电商物流等为产业配套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打造立足苏南、辐射江苏、面向长三角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


8. 东部物流中心。


为常州经开区及周边产业园区的制造企业、商贸企业、专业市场提供工业品及消费品的智能仓储、电商配送、智慧结算等物流服务,打造以常州为中心、辐射沪宁线及长三角周边城市的常州东部现代物流中心。


四、主要任务


(一)推进物流枢纽经济创新发展


培育壮大特色枢纽产业集群。加快临港产业升级发展,着力构建航运物流、临港先进制造、国际分拨分销等特色产业集群。推进临空产业迭代升级,着力构建航空物流、临空先进制造、跨境电商、高端商务商贸等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枢纽经济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智慧物流、区域分销、分拨配送、物流信息等产业。


提升枢纽运营组织能力。强化“枢纽+企业”“枢纽+平台”,提升枢纽组织能力,放大集聚发展辐射效应。依托一类口岸、综合保税区等平台,做大做强区域分销分拨、大宗物资交易、跨境贸易、保税通关、产业金融、创新协同等平台服务功能。重点吸引企业总部和研发、销售、物流、结算、营运中心等功能性机构落户,培育引进一批全球领先的平台型供应链企业,提升枢纽经济发展层次。


培育发展枢纽经济。统筹枢纽与城市、产业协同发展,强化枢纽综合竞争和规模经济优势,打造要素集聚全、流通效率高、业态模式新、聚合能力强的枢纽经济增长极。强化“枢纽+产业”“枢纽+城市”。发挥物流枢纽产业链供应链的组织功能,推动现代物流和先进制造、现代商贸、现代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枢纽紧密型、偏好型、关联型产业,促进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集聚,推动发展航空经济、临港经济、高铁经济等,提高城市经济发展能级和产业竞争力。


(二)推进区域物流协同一体发展


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物流协同联动。共建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加强常州奔牛机场与苏南硕放机场,上海浦东、虹桥机场对接协作,积极承接上海航空物流资源溢出,提高协同效率。加强常州港与上海港在港口共建、集装箱联运领域的合作联动。加快苏锡常都市圈物流一体化,推动苏锡常海陆空物流枢纽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共同打造苏锡常通环沪物流枢纽组团。推进跨江物流融合发展,依托常泰过江通道,加强与泰州等地的联动合作。


深入贯彻落实“532”发展战略总体要求,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高标准建设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以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核心区整合提升为突破点,以布局“1核心3枢纽8中心”形成枢纽引领、网络畅通、产业协同、智慧高效的现代化物流体系为实施路径,以增强常州物流业国际及区域辐射影响力为重点,打造枢纽引领、通道支撑、衔接高效、辐射带动的“枢纽+通道+网络”的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实现“联动沪宁、辐射南北、中轴支点、融合一体”。


(三)加快物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推进物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提高物流软件智慧化水平。支持物流园区和大型仓储设施等应用物联网技术,鼓励货运车辆加装智能设备,加快数字化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实现物流信息采集标准化、处理电子化、交互自动化。推广应用物流机器人、智能仓储、自动分拣等新型物流技术装备,提高生产物流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平层仓储设施向立体化网格结构升级。


建设城市物流“智慧大脑”。推进公路、铁路、水运、邮政、公安、工商、质检、海关等领域相关物流数据对接和开放共享,推动形成“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智慧化治理体系,实现物流行业的动态监测、数据解析、趋势预判。围绕提升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智慧化水平,在电商快递、冷链物流、多式联运、港口物流、城乡配送、智慧供应链等领域,培育一批技术先进、模式新颖、服务高效的智慧物流示范企业和智慧物流信息平台。


大力发展物流平台经济。建设物流资源交易平台、现代供应链协同平台等物流垂直领域信息平台,加快对传统运输及仓储资源的整合,通过网络货运平台,整合常州现有零散的专线资源,开展市场化的零担专线及城市配送服务。大力发展“互联网+车货匹配”“互联网+运力优化”“互联网+运输协同”,加大对车辆的调度及智慧应用,在运输可视化、仓储自动化、配送智能化、供应链全程追溯、数字口岸、物流金融与保险等场景形成一批应用成果。


(四)推进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


推进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推动制造业龙头企业应用精益供应链等管理技术,完善从原料供应、仓储、成品检验、包装、产品回收的全链条供应链体系。强化供应链技术应用和服务创新,推进物流企业深度参与制造企业供应链,提供采购执行、入厂物流、逆向物流和仓配一体化、订单配送等物流服务,发展供应链金融和供应链管理咨询服务。


提升重点产业供应链竞争力。紧扣常州高成长性产业链,提升重点产业供应链协同和集成能力,围绕全产业链整合优化,创新供应链组织模式,强化制造企业供应链组织和要素资源整合能力,提升物流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带动制造业流程再造、模式创新、质态提升。围绕智能制造,打造一批具有订单管理、库存管理、数据辅助决策等功能的协同管理平台,加快实现需求、库存和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提高服务响应速度和资源利用效率。


创新产业融合发展。依托重点产业集聚区,加快布局与产业发展紧密关联的一站式联托运、公共外库、分拨配送等设施,推进完善保税、冷链、快递、云仓等物流服务功能。推进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加强信息编码等基础类、质量控制等服务类、托盘等装备类的标准统一和衔接。依托重点商圈、商贸集聚区、跨境电商平台,推动物流企业与商贸流通企业共同打造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体系,强化集中采购、统仓共配、邮政快递、保税通关、支付结汇等物流服务功能。


(五)提升特色产业物流专业水平


提升农产品物流专业水平。完善水产品、果蔬、肉类等保鲜、冷藏、冷冻、运输、查验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条形码、RFID等技术,建立冷链物流产品监控和追溯系统。培育和壮大凌家塘物流、新运冷链等本地冷链物流运作主体,打造一批国内一流的农产品物流项目,构建集仓储、加工、配送、交割、电子商务、保税于一体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常州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展示交易平台,发展“生产基地+农户”和“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以完备的现代物流体系为支撑,开展连锁分销。


提升化工物流专业水平。对常州港化学品码头布局进行调整优化,整合化工储罐区。依托金坛区盐矿资源,以中盐金坛、盐道物流为核心,提供集成化的盐化工物流运作平台及电子商务平台,加强对盐化工仓储及运输等安全标准的监管力度,发展面向国内及国际市场的盐化工物流业务。围绕滨江化工园区及金坛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靠近高速道口及主要交通干线,集中布局以危化品智慧停车、运输、维修、清洗、加油、应急物流等于一体的危化品公路港,提高危化品安全监管水平和危化品物流效率。


(六)构建绿色高效城乡配送体系


提升绿色物流发展水平。优化物流组织模式,围绕常州南站物流枢纽、金坛物流中心大力发展高铁物流、共同配送等先进的物流组织模式。围绕绿色包装、绿色仓储、绿色技术等领域,加强快递包装绿色化的应用和推广,提高绿色包装的循环利用水平。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体系建设,完善城市配送车辆标准和通行管控措施,鼓励新能源配送车辆等节能环保车型在城市配送中的推广应用。


构建一体化城乡高效配送网络。构建物流园区、配送中心、末端网点(配送站)三级物流配送网络,加快推进凌家塘物流中心、金坛物流中心、钟楼邹区物流中心建设,形成辐射区域的中转集散物流网络。加快推进常泰物流园、两湖物流园、东部物流中心建设,健全公共配送(分拨)中心网络。完善统一存储、集中分拣、共同配送等功能,满足公共仓储、零售门店、网购快递等各类企业的配送需求。合理配置社区、学校、机关等末端智能快递柜、社区取货点等配送设施。依托空间优化保留的项目,推进配送中心的改造提升,加快补齐公共配送(分拨)中心、末端配送站等基础设施。


创新集约高效的配送模式。加快发展“落地配”、连锁企业统一配送、全链条共同配送、O2O集配送、生鲜产品集采共配、农村末端配送、城乡往返配送、循环取送货等集约化运输组织模式。支持第三方配送企业发展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分时配送、共同配送、无接触配送、夜间配送等集约化运输组织模式。鼓励快递企业合作建设共同配送平台开展统仓共配,推广服务城乡、直达区镇的全域配送交付服务模式。


(七)建立应急物流保障支撑体系


建立应急物流服务网络。通过与省级示范物流园区、省级重点物流基地、省级粮食物流产业园区共建等模式,布局应急保供物流中心等一批集应急物资储备、物流中转集散配送、粮食与食品加工、多级联动功能为一体的应急物流基地。完善城乡末端应急物流配送站,支持骨干粮油、医疗物资、快递电商等社会力量加快推进集装单元化、智能投递设施、无人配送车(机)等“无接触式”物流设施设备建设和推广应用。


优化应急物资储备与供应体系。设立应急物资统一调拨中心,建立“干线+仓储+配送”的应急物流体系,围绕防疫物资、医疗设备、粮油食品等重点应急物资领域,建立与大型的医疗设备制造商、粮油加工企业、粮食储备库等龙头企业的合作,通过市场化运作提升应急加工与储备水平。完善重点粮食储备库,加快实施应急保供物流中心项目。通过政府推动协调,将应急储备、应急加工、应急供应和产销供应链相结合,形成应急状态下的不间断保供的应急保障物资供应体系。


对接省级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构建日常应急信息系统,及时发布灾害情况、运输及仓储运行信息,指导救灾物资的筹集、采购、流通、配送等各项工作。


五、重点工程


(一)物流网络优化工程


优化物流空间布局。以常州市的产业条件、用地条件、物流通道条件等为基础,综合考虑与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协调与衔接,依托主要交通枢纽和产业集聚区,布局“1核心3枢纽8中心”,形成“核心区+物流枢纽+物流中心+末端配送”的物流网络体系。强化规划引领,将零散的物流项目引入到规划的物流园区(中心),注重对现有仓储、运输等物流基础设施的整合利用与提升改造,淘汰老旧物流设施和设备,鼓励建设多层立体仓库,打造规模化专业化网络化的现代物流园区。积极整合物流园区闲置土地资源,强化物流园区用地管理,提高物流园区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


引导园区集聚集约发展。结合常州市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依托主要交通枢纽和产业集聚区,重点推进临港物流园、中关村物流园、武南物流园、常泰物流园等建设,打造成为技术水平先进、集散能力突出、组织化程度高、公共服务能力强,对物流业发展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物流园区。发挥沪宁铁路、京杭运河等交通干道无缝衔接优势,重点推进综合物流园、东港集装箱物流中心、运河钢贸物流中心等建设,完善干线运输、中转联运、仓储分拨、集中配送、集装箱物流等服务功能。加快推进两湖物流园、钟楼邹区物流中心、金坛物流中心、东部物流中心等新建园区建设,引导城区干线公路货运资源向规划物流园区集聚。


(二)基础设施完善工程


加快多式联运设施建设。完善空铁、海港、陆港集疏运设施体系,着重补齐铁路专用线、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公共信息平台等公共性较强的基础设施短板。铁路方面,主要建设南沿江城际铁路、常泰铁路、盐泰锡常宜铁路、镇宣铁路,重点构建“三纵四横”干线铁路网,共同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推进通江铁路支线的建设,打通奔牛港作业区与德胜河港区、录安洲港区,推进江河联运、海铁陆联运体系建设。


推进港口物流设施整合提升。重点构建“两纵两横一联”高等级航道网,整合常州港岸线资源,加快录安洲港区、德胜河港区、奔牛港等码头功能化改建和公共化改造,优化船型货种结构,大力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提升港口中转联运能力。完成芜申运河航道整治,加快推进德胜河“六改三”项目,优化市域“通江达海”的内河航道体系,加强内河码头与太仓港、上海港联动发展,鼓励开设“水—水”转运班船。开展“沪常通”试点,形成常州与上海直通物流大通道。


推进公路物流设施互联成网。重点构建“三环19射”高速公路网、“四环21射”快速路网体系。加密高速公路网络,建成溧阳至宁国公路江苏段、苏锡常南部高速常州段、常泰长江大桥及连接线工程、丹金高速、金宜高速,开工建设宁常高速西林至导墅段、沪武及锡宜高速常州段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G312及S340、S239优化提升,建成陆港物流主通道。加快推进宁常高速建设,在常州境内建设西互通等通道结点。加强常州至金坛、溧阳地区交通联系,推进S232、S239、南环高速、丹金溧快速路、扬子江大道(江阴)、S342(局部段宜兴)等道路快速化,推进龙江路快速路北延、S122、G346、G312快速化改造等工程。


补齐空港物流设施体系短板。推进机场空地、空铁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常州机场空港陆运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常州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推进机场路西延等改造工程,强化空港与周边公路物流园区(基地)间的联系,为打造航空快运、卡车航班等空陆联运模式开辟快速物流通道。


(三)枢纽能级提升工程


做大做强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核心区。加快推进“四园”即临港物流园、空港物流园、综合物流园、常泰物流园建设。在临港物流园内建设铁路ICT及保税物流中心,推动常州港与省港集团的合作,成为江苏两大区域核心喂给港,加强常州港与太仓港、上海港合作,加密常州港—上海港班船,推动“陆改水”业务,做大做强常州至上海芦潮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形成江海河公集疏运体系。在综合物流园内推进铁路ICT、多式联运物流基地等功能平台建设,推进铁路物流基地(奔牛货场)建设工程,基本形成依托铁路货运集疏运体系的大宗物流及集装箱中转运输集散基地,打造苏南铁路集装箱集散货运中心。在空港物流园内大力发展国际国内航空快递集散、货物转运、保税仓储、空铁联运、航空保税、跨境电商等,建立卡车转运中心和陆水空转运集散中心,吸引铁路货代、水运货代入驻,开展联运产品服务,打造航空物流集散基地。在常泰物流园内畅通国际国内干支配物流通道,强化集聚辐射能力,着力打造面向常泰地区的区域综合物流中心。


提升区域枢纽服务能级。围绕枢纽经济发展目标,规划新建常州南站物流枢纽、苏浙皖物流枢纽、武南物流枢纽。在常州南站物流枢纽内,依托常泰铁路、苏锡常城际铁路、常溧一级公路等交通干线交汇优势,充分发挥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体系中的骨干作用,建设高铁物流设施和两湖物流园,吸引电商、快递、仓储、加工、商贸等类型企业入驻,大力开展高铁快运、高铁快递等铁路货运业态,打造辐射长三角城市群的高铁物流枢纽。在苏浙皖物流枢纽内,建设溧阳中关村物流园,加强与省港口集团合作,通过航道网与周边地区互通,为周边地区提供原材料及产成品的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升级改造苏浙皖边界市场,依托老市场的发展基础,打造服务溧阳、面向苏浙皖、辐射长三角的集农产品冷链仓储、冷链运输、冷链加工于一体的特色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在武南物流枢纽内,建设武南物流园,开展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中转联运、分拨集散、仓储加工等完善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


创建国家及省级物流枢纽。常州定位为港口型、陆港型、商贸服务型省级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推进临港物流园建设,强化江海联运、海铁联运、航运服务、国际贸易等功能,着力创建港口型省级物流枢纽。推进综合物流园建设,强化海铁联运、区域分拨配送、公共仓储、智慧物流、大宗商品交易交割等功能,争创陆港型省级物流枢纽。整合邹区商贸物流业态及G312沿线零散的公路物流资源,以“一园两心”(综合物流园、凌家塘物流中心、钟楼邹区物流中心)为依托,整合凌家塘、邹区灯具城的商贸功能及奔牛港的陆港功能,强化区域分销、展示交易、跨境电商、物流贸易等功能,创建国家及省级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打造立足常州、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的长三角中轴商贸物流与供应链枢纽。


创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加快凌家塘物流中心建设,强化常州面向苏锡常及长三角中轴沿线城市的区域中转集散能力。推进存量设施的提升优化,加快冷链仓储设施的标准化建设,提高对冷链物流需求的适配性。依托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以及“万家鲜”电商平台,提供信息发布、网络营销、在线交易、诚信认证、价格指导等多种公共服务。加速冷链物流信息化、追溯体系的建设。壮大凌家塘品牌,打造长三角区域生产与商贸高度融合、关联多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四)产业融合创新工程


加快公共仓及供应链体系建设。依托物流园区(中心)和配送中心,加快规划布局与制造业紧密衔接的一站式联托运、公共外库、流通加工、交易交割和分拨配送设施,到2025年为产业园区配套的公共仓距离不超过3公里。


推动供应链物流模式创新。推进重点物流企业开展与制造企业协同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加速供应链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的深度融合,在供应链层面打破企业界限,围绕终端客户需求,为制造企业提供集采购、运输、仓储、配送、金融等一体化服务。推进开展传统制造企业转型供应链管理,通过将非核心业务外包,与上下游企业建立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推进开展以共同配送为核心的供应链物流,以配送环节为核心,通过应用智能仓储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为供应商提供规模化、集约化的供应链服务。推进开展新型制造和流通模式的柔性供应链物流,围绕客户的个性化、实时化需求,实现对生产、物流、销售等环节的精益化管理。


推动电商物流及跨境电商发展。加快推进顺丰丰泰创智产业园、西太湖产业园物流基地、中通快递常州智能电商产业园建设。引导西太湖电子商务产业园、常州科教城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常州跨境电商产业园等园区优化空间布局,在综合物流园、东部物流中心、凌家塘物流中心、两湖物流园等物流结点统筹建设干支配运输一体化衔接的电商物流配送中心,完善统一存储、集中分拣、共同配送等功能。充分发挥综合物流园区位优势,加强机场货运设施与物流枢纽高效衔接,强化跨境电商、国际快件、空空联运、空铁联运等功能,发展国际航空货运服务关口前移、空陆联运等新模式,提升国际货源和运力资源组织水平。


推动特色专业市场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实施一批专业物流项目,推动钢材、灯具、纺织等商贸物流业态和模式创新,加强物流金融、电子交易、期货交割等新型物流模式的推广应用,提升钢贸物流等专业化水平。围绕湖塘纺织产业、夏溪花木产业、邹区灯具产业以及相关专业市场的发展,加速新媒体、直播带货、跨境贸易、“物流+贸易”、统一结算等新业态新模式的集聚发展。加快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 预冷、保鲜等商品化处理和面向消费者“最后一公里”的低温加工配送设施建设。


(五)智慧物流发展工程


加快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经验总结推广。加快推进物流园区智慧化改造、智慧物流主体培育、关键物流技术突破、网络货运平台示范等试点工程。建设智慧物流园区,重点推进政成(聚盟)智慧物流园、凌家塘智慧化改造提升等建设。加快智慧物流企业培育,重点推进顺丰速运、常运物流等发展。支持企业建设一批物流资源交易平台、现代供应链协同平台等物流垂直领域信息平台,加快传统运输及仓储资源整合,通过网络货运平台开展市场化的零担专线及城市配送服务。


推进物流数智化应用。建设常州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推进各类物流数据对接和开放共享,加快形成智慧化治理体系。在电商快递、冷链物流、多式联运、港口物流、城乡配送、智慧供应链等领域,培育专业化的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加速物流企业上云,在公共物流管理、供应链服务、多式联运、物流园区、电子口岸等重点领域,加强信息共享、资源共用,打造一批具有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数字化解决方案等功能的物流云服务平台。加快推动城市智能配送体系建设,做强金融物流宝全国事业服务中心,引进知名企业建设智慧物流中心、物流服务呼叫平台,形成智慧物流高地。


推进绿色城乡配送体系建设。依托交通枢纽、物流园区(中心)、工业园区、商贸集聚区、专业市场、农产品集散地等,建立起覆盖常州乃至全国地级市的公路干支配一体化服务网络。加快京东“亚洲一号”智慧物流中心建设,推进铁路东货场改造建设精品配送中心,发展“园区+落地配”,依托集聚的配送企业与共同配送管理系统,打造城乡共同配送平台。完善快递基层服务网点布局,支持邮政服务平台建设,统筹规划建设一批智能快件箱、快递配送站等末端配送网点,加强可循环快递包装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社区、高校、商务中心等场所建设一批快递共配终端和可循环快递包装集中回收设施。大力推广绿色环保包装应用,提高可降解绿色包装材料应用率,减少纸质面单使用量,提高循环中转袋(箱)、标准化托盘、集装单元器具的应用比例。创新发展农村物流“货运班线”“互联网+”农村物流新业态模式,加快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建设,推进农村物流示范县(市、区)建设。


(六)物流主体引育工程


培育一批物流服务品牌。加快市级重点物流企业培育,重点支持政成物流、海航物流、安邦物流等发展壮大。培育壮大一批供应链管理、冷链物流、智慧物流、多式联运等物流企业品牌。在战略联盟、资本合作、功能联合、平台对接、设施共享等关键环节,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产业带动力、社会影响力的现代物流集团。推广先进物流与供应链企业经验,在仓配一体、分销分拨、入厂物流、线边物流、逆向物流、海外协同、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形成一批物流品牌企业和项目。


引育优质物流企业。鼓励和扶持医药、农产品、新能源、智能装备等具有区域特色经济优势的块状经济区域组建贸易物流大企业,围绕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等产业,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平台型”“精专型”“供应链管理型”企业。吸引知名龙头物流企业在常州设立国际总部、地区总部、结算总部以及采购与分销分拨基地,重点支持京东、顺丰、中通等区域总部建设,积极引进一批具备全球采购、配送和物流解决方案的新的物流企业总部,开展国际物流运作与供应链组织服务。鼓励制造企业与物流、快递企业合作开辟国际市场,培育一批具有全球采购、全球配送能力的国际供应链服务商。


到2025年,营业收入超十亿元物流企业10家以上、超五十亿元物流企业2家以上,打造3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平台型”领军企业,2家具有全球供应链组织能力的“链主型”企业。


六、实施保障


(一)强化规划落实引导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规划组织实施的各领域全过程。完善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政策落实和项目推进的统筹联动、监督检查与跟踪指导,形成推进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各辖市区和常州经开区根据规划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高质量编制核心区、物流枢纽、重点物流园区(中心)发展规划,推进重点工程实施。加强多规融合,推进各规划间在内容上的协调性和时空上的统一性,增强规划效力。充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强化协会在政策研究、市场行为规范、统计信息调查、技术合作、人才培训、咨询服务以及维护行业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中介服务功能。


(二)推进管理体制优化


完善全市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市发展改革委会同交通、商务、海关、工信、邮政、规划、公安等有关部门加强行业综合协调和调控,细化各职能部门任务分工,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规划落地见效。相关部门合理分工、通力协作,确保规划实施形成体系化、制度化的工作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按照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职能界限。进一步放宽对物流企业资质的行政许可和审批条件,彻底清理阻碍或限制跨行业、跨地区物流服务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行业规范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促进物流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三)加强行业规范管理


加强物流空间布局与交通管理的衔接,加强重点区域的大型货车通行管控。合理规划货车通行区域,完善货车通行证制度。完善城市配送车辆通行政策,研究制定新能源配送车辆的优先通行政策。积极制定城市物流配送车辆便利通行和降低物流企业规费负担的政策,将城市配送车辆停靠接卸场地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研究编制相应的标准规范。强化落实物流业安全整治工作,严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车辆动态监控等重点内容,努力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水平。制定统一的物流用地管理规范,进一步规范物流项目选址布局与经营管理。


(四)完善基础保障体系


培育、引进和凝聚高层次物流创新创业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建立开放有效的物流人才培养、评价、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推动物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加强合作,推进物流行业协同创新发展。加强物流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和社会信用机构作用,组织建立物流企业信用联盟。健全物流企业和物流从业人员信用信息采集机制,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完善信用查询和应用制度。优化政府在公共信息发布、物流行业监测和统计分析等领域的治理方式,建立常州市物流统计体系,将物流产业纳入常规统计范畴,做好社会物流总额、物流业增加值和社会物流成本等指标的调查统计工作,及时准确反映物流业的发展规模和运行效率。开展社会物流企业联网直报工作,建立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实现相关数据的采集、汇总、核算和分析的制度化。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在用地保障方面,高效整合空间资源,盘活存量闲置土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安排物流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重点对大型工业集聚区、商贸园区、交通枢纽等区域做好物流用地保障。对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示范物流园区和列入“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的重大物流发展项目,合理设置用地绩效考核指标,优先安排用地计划。支持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对提高自有工业用地或仓储用地利用率、容积率并用于甲级仓储、智能分拨转运等物流设施建设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在财政扶持方面,加大对重大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扶持力度,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优先支持示范物流园区、重点物流基地、重点物流项目建设,支持智慧物流、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城市共同配送及物流信息平台等建设。对物流业新业态新模式、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物流企业予以重点支持。制定市重点物流企业认定办法,提供融资发展、人才培训、财政奖励等方面支持。对于重点物流企业实施的项目,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级政策支持。


在投融资方面,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鼓励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融资方式。鼓励金融机构探索适合物流业发展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鼓励民间和外资资本进入物流领域,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针对物流企业特点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在政策环境方面,持续推进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对取得明显成效的企业给予财政奖励。进一步落实在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强化收费行为监管、降低车辆通行成本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在税收优惠方面,切实落实国家、省和常州市支持物流业发展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有条件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打造网络货运平台。治理和规范物流业行政事业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13日

好货运客服微信

本文网址:http://www.hhbwlhy.com/a/614.html 编辑:好货运,转载请注明出处。